FunctionGraph是华为云上的一种无服务器计算服务,它允许用户上传代码并创建函数,这些函数能够响应各种触发器如API网关、对象存储等服务的事件,FunctionGraph的配额是指用户可以使用的系统资源和功能的限制,详细解析FunctionGraph的配额情况如下:

1、查看和管理配额
管理控制台访问:用户需要登录华为云管理控制台以查看和管理配额,在控制台的右上角可以选择“资源 > 我的配额”来查看各项资源的总配额及当前的使用情况。
申请扩大配额:如果发现现有的资源配额无法满足需求,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台申请扩大配额,这一操作通常涉及填写申请表格,说明需要增加的资源及其用途。
2、函数执行时间与调用方式
执行时间限制:FunctionGraph建议函数的执行时间不应超过90秒,对于需要长时间运行的任务,建议使用异步调用方式。
调用方式选择:根据函数的实际应用场景和性能需求,开发者可以选择同步或异步调用,以优化程序的响应时间和执行效率。
3、有效负载大小
请求正文限制:通过Kafka、DDS、GeminiDB、MongoDB以及DIS触发器调用的函数,其请求正文有效负载大小限制为6M,而通过APIG触发器调用的函数,其限制为4M。

4、依赖服务的健壮性
系统稳定性考量:FunctionGraph的设计需考虑依赖服务的稳定性,如身份认证服务、流量转发的网关服务等,系统的健壮性设计要能应对硬件资源故障或流量攻击等异常场景。
5、常用治理办法
问题归纳与治理:面对常见问题,如依赖服务不可用或硬件故障,FunctionGraph需要有预先设定的治理措施来确保服务的持续可用性和业务的连续性。
6、扩展的配置
扩展地址配置:FunctionGraph支持扩展其他服务,如通过设置FunctionGraphExtensionAddress接收调用事件的服务端地址,这需要在配置文件中指定,地址可以设置为127.0.0.1:8081。
为进一步优化使用体验,用户在操作FunctionGraph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确保安全性,定期检查和更新安全设置。

监控函数的性能和资源使用情况,及时调整资源配置。
利用日志和监控服务来跟踪函数的执行情况,以便快速定位问题。
FunctionGraph为用户提供了一定的默认资源配额,并通过管理控制台方便用户查看和申请扩大配额,在函数的编写和部署过程中,合理的配额管理和应用依赖的稳健性设计是保证应用平稳运行的关键,用户应根据自己的实际业务需求,合理配置函数的执行时间和调用方式,并注意相关服务的有效负载限制,了解和配置扩展地址也是使用FunctionGraph不可或缺的一环。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