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保2.0第二级要求

1、系统安全保护
访问控制:建立用户身份鉴别机制,限制非授权用户的访问。
数据完整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防止非法篡改。
可用性保护:建立备份和恢复机制,保障系统的连续可用性。
安全审计:记录和监控用户的操作行为,及时发现异常活动。
2、网络安全保护
网络边界防护: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设备进行网络边界的安全防护。
网络访问控制:对内部网络进行划分,限制不同区域之间的访问。

网络流量监测: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发现并阻止恶意攻击。
网络漏洞管理:及时修补网络设备的漏洞,防止被黑客利用。
3、应用系统安全保护
身份鉴别与访问控制:建立用户身份鉴别机制,限制非授权用户的访问。
数据加密与传输安全: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
应用系统开发安全:在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遵循安全编码规范,防止代码漏洞。
应用系统更新与维护:及时更新应用系统的补丁,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
4、物理环境安全保护

机房安全:建立机房门禁控制和监控系统,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设备安全:对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进行物理防护,防止被盗窃或破坏。
电源供应安全:建立不间断电源(UPS)系统,保障设备的稳定供电。
温湿度控制:保持机房的温度和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防止设备受损。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等保2.0第二级要求中的数据完整性是什么?如何保障数据完整性?
答: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在存储、处理和传输过程中保持其准确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的能力,为保障数据完整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数据校验算法对数据进行校验,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没有发生错误。
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使用访问控制机制限制非授权用户对数据的修改和删除操作。
问题2:等保2.0第二级要求中的网络安全保护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实现网络安全保护?
答:网络安全保护包括以下内容:
网络边界防护: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设备对网络边界进行安全防护,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网络访问控制:对内部网络进行划分,限制不同区域之间的访问,确保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特定资源。
网络流量监测: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发现并阻止恶意攻击,如DDoS攻击、端口扫描等。
网络漏洞管理:及时修补网络设备的漏洞,防止黑客利用漏洞进行攻击。
为实现网络安全保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和过滤。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限制网络设备的访问权限。
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和评估,及时修补漏洞。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