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负载均衡产品术语

基本概念
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在多个服务器之间分配工作负载,以优化资源使用、最大化吞吐量、最小化响应时间,并确保所有应用程序的可用性。
弹性负载均衡(Elastic Load Balancing):一种可以根据实时流量和负载情况动态调整资源的负载均衡机制。
关键组件
监听器(Listeners):监听特定端口或协议,将进入的流量路由到目标组。
后端服务器(Backend Servers):接收由负载均衡器分配的请求并处理这些请求的服务器集合。
目标组(Target Groups):一组运行相同应用的EC2实例,用于接收来自负载均衡器的请求。
功能特性

健康检查(Health Checks):定期检查后端服务器的健康状态,确保只有健康的服务器接收流量。
会话保持(Session Stickiness):保证来自同一用户的请求被路由到同一台服务器,适用于需要维护会话状态的应用。
跨区域负载均衡(CrossZone Load Balancing):自动将请求路由到不同可用区的后端服务器,提高应用的可用性和容错能力。
性能与扩展性
自动缩放(Auto Scaling):根据定义的策略和当前流量状况,自动增加或减少后端服务器的数量。
容错转移(Failover Handling):当检测到后端服务器故障时,自动重定向流量到其他健康的服务器。
安全性
SSL终止(SSL Termination):在负载均衡器上终止SSL/TLS连接,加密客户端与负载均衡器之间的通信。

证书管理(Certificate Management):管理用于SSL加密的证书,包括续订和部署。
监控与日志
监控(Monitoring):跟踪负载均衡器的性能指标,如请求计数、延迟和错误率。
日志记录(Logging):收集和分析通过负载均衡器的访问日志,用于调试和审计。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 弹性负载均衡与普通负载均衡有何区别?
A1: 弹性负载均衡能够根据实际流量和负载情况动态地增加或减少后端服务器的数量,而普通负载均衡通常是静态配置,不具备这种自动调节的能力,弹性负载均衡更适合变化大且不可预测的工作负载。
Q2: 如何确保在弹性负载均衡环境中应用的高可用性?
A2: 可以通过设置跨区域负载均衡来确保高可用性,这样即使一个可用区出现问题,其他可用区的服务器仍然可以处理请求,结合健康检查和自动缩放策略,可以确保只有健康的服务器参与负载均衡,并在需求增加时及时扩展资源。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