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负载均衡器作为流量分发和高可用的核心组件,其配置参数直接决定了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合理配置这些参数,能够有效提升业务处理能力,避免单点故障,并优化用户体验,以下从核心配置模块出发,详细解析各参数的作用、可选值及配置建议。

虚拟服务配置参数
虚拟服务(Virtual Service)是负载均衡器的流量入口,定义了客户端访问的接收规则,主要参数包括:
| 参数名称 | 说明 | 可选值 | 配置建议 |
|---|---|---|---|
| 虚拟IP(VIP) | 负载均衡器对外提供的虚拟IP地址,客户端通过VIP访问服务 | 合法的IPv4/IPv6地址(如192.168.1.100) | 需与业务网络规划一致,避免与后端服务器IP冲突 |
| 端口 | VIP监听的端口号,与后端服务端口对应或独立(如80、443) | 1-65535 | Web服务常用80/443,数据库常用3306/5432,需根据业务需求开放 |
| 协议 | 虚拟服务传输层协议类型 | TCP、UDP、HTTP、HTTPS、SCTP等 | TCP/UDP适合四层负载均衡(如数据库、DNS),HTTP/HTTPS适合七层(如Web应用) |
| 监听模式 | 流量分发的工作模式,四层或七层 | 四层(Layer 4)、七层(Layer 7) | 短连接、无状态业务用四层;需解析HTTP头、Cookie的业务用七层 |
| 负载均衡算法 | 流量分发到后端服务器的策略(详见“负载均衡算法配置”) | 轮询、加权轮询、最少连接、加权最少连接、源IP哈希等 | 服务器性能均衡时用轮询;高并发长连接用最少连接 |
| 会话保持 | 确保同一用户请求分发到同一后端服务器(详见“会话保持配置”) | 关闭、源IP、Cookie、URL哈希 | 电商、登录等需会话场景必须开启,无状态业务可关闭 |
后端服务器配置参数
后端服务器(Backend Server)是实际处理请求的服务节点,需将其加入服务器池(Server Pool)并配置相关参数:
| 参数名称 | 说明 | 可选值 | 配置建议 |
|---|---|---|---|
| 服务器IP | 后端服务器的真实IP地址 | 合法的IPv4/IPv6地址(如10.0.0.2) | 需与负载均衡器网络互通,建议使用内网IP降低暴露风险 |
| 端口 | 后端服务监听的端口,与虚拟服务端口可独立(如虚拟服务80,后端8080) | 1-65535 | 需与后端服务实际配置一致,避免端口不匹配导致请求失败 |
| 权重(Weight) | 后端服务器的权重值,影响流量分配比例 | 1-100(整数) | 性能强的服务器设置更高权重,如4核8G服务器权重设为2,2核4G设为1 |
| 状态 | 服务器的可用状态 | 正常(Active)、备份(Backup)、禁用(Disabled) | 备份服务器仅在正常服务器全部故障时启用,禁用状态不接收流量 |
| 连接数限制 | 单个服务器最大并发连接数 | 1-1000000(根据服务器性能调整) | 防止单个服务器过载,如Web服务器建议设为1000,数据库设为500 |
健康检查配置参数
健康检查(Health Check)用于实时检测后端服务器可用性,自动剔除故障节点,确保流量仅分发到健康服务器:

| 参数名称 | 说明 | 可选值 | 配置建议 |
|---|---|---|---|
| 检查类型 | 健康检查的协议和方式 | ICMP(ping)、TCP(端口探测)、HTTP(GET/POST请求)、HTTPS(SSL握手) | TCP适合无业务协议的服务,HTTP/HTTPS可自定义检查URL(如/health) |
| 检查间隔 | 健康检查的执行频率 | 1-3600秒 | 默认10秒,关键业务可缩短至5秒,非关键业务可延长至30秒 |
| 超时时间 | 单次检查的超时阈值 | 1-300秒 | 需大于网络延迟,如局域网设为2秒,公网设为5秒 |
| 失败阈值 | 连续失败多少次后判定服务器为故障 | 1-10次 | 默认3次,避免网络抖动误判,关键业务可设为5次 |
| 成功阈值 | 连续成功多少次后判定服务器为恢复 | 1-10次 | 默认2次,确保服务器真正恢复后再加入流量分发 |
| HTTP检查路径 | HTTP/HTTPS检查时请求的URL路径 | 合法的URL路径(如/health、/status) | 需后端服务返回200状态码,建议配置轻量级健康检查接口 |
SSL卸载配置参数
SSL卸载(SSL Offloading)可将HTTPS加密/解密操作转移至负载均衡器,减轻后端服务器CPU负担:
| 参数名称 | 说明 | 可选值 | 配置建议 |
|---|---|---|---|
| SSL模式 | SSL处理方式 | 终止(Terminate)、透传(Pass Through)、卸载(Offload) | 终止模式解密HTTPS后HTTP转发至后端;透传模式不解密,适合后端需HTTPS的场景 |
| 证书文件 | SSL证书内容(PEM格式) | 包含公钥和私钥的PEM文本 | 需购买或自签发证书,证书域名需与访问域名一致 |
| 私钥文件 | SSL证书对应的私钥文件(PEM格式) | PEM格式的私钥文本 | 私钥需严格保密,避免泄露 |
| SSL协议版本 | 支持的SSL/TLS协议版本 | TLSv1.0、TLSv1.1、TLSv1.2、TLSv1.3 | 禁用TLSv1.0/1.1(存在安全漏洞),优先支持TLSv1.2/1.3 |
| 加密套件 | 支持的SSL加密算法组合 | ECDHE-RSA-AES128-GCM-SHA256、AES128-SHA256等 | 选择安全性高、性能好的加密套件,禁用弱加密套件(如RC4、DES) |
高级优化参数
除基础参数外,部分高级配置可进一步优化性能和稳定性:
- 连接超时(Idle Timeout):TCP连接空闲超时时间,超时后负载均衡器主动断开连接,默认300秒,长连接业务(如WebSocket)需延长至3600秒以上。
- 请求超时(Request Timeout):HTTP请求处理超时时间,默认60秒,大文件上传/下载场景需适当延长。
- 最大连接数(Max Connections):负载均衡器最大并发连接数,需根据硬件性能和业务量设置,如千兆网卡建议设为100000。
- 缓冲区大小(Buffer Size):请求/响应缓冲区大小,默认8KB,大流量业务可增大至16KB,避免数据包分片。
配置示例
以Web应用负载均衡为例,核心配置如下:

- 虚拟服务:VIP=192.168.1.100,端口=443,协议=HTTPS,监听模式=七层,算法=加权轮询,会话保持=Cookie。
- 后端服务器池:服务器1(10.0.0.2:8080,权重=2)、服务器2(10.0.0.3:8080,权重=2)、服务器3(10.0.0.4:8080,权重=1,备份)。
- 健康检查:类型=HTTP,路径=/health,间隔=5秒,超时=2秒,失败阈值=3,成功阈值=2。
- SSL卸载:模式=终止,证书=example.com.pem,私钥=example.com.key,协议=TLSv1.2+,加密套件=ECDHE-RSA-AES128-GCM-SHA256。
相关问答FAQs
Q1:Array负载均衡器健康检查失败如何排查?
A:健康检查失败通常从以下步骤排查:
- 检查后端服务器状态:确认后端服务进程是否运行,端口是否监听(如
netstat -tuln | grep 8080)。 - 验证网络连通性:在负载均衡器上ping后端服务器IP,或telnet端口(
telnet 10.0.0.2 8080),确认网络可达。 - 检查健康检查参数:确认检查类型、路径、间隔等配置是否正确(如HTTP检查路径是否真实存在,返回状态码是否为200)。
- 查看日志:通过负载均衡器日志定位具体错误信息(如“connection timeout”“HTTP 404”),针对性调整配置。
Q2:如何根据业务类型选择负载均衡算法?
A:业务类型不同,负载均衡算法选择需差异化:
- 无状态短连接业务(如静态网页、API接口):优先选择轮询(Round Robin)或加权轮询,简单高效,流量分配均匀。
- 高并发长连接业务(如WebSocket、视频直播):选择最少连接(Least Connections)或加权最少连接,将新请求分发至当前连接数最少的服务器,避免单点过载。
- 需会话保持的业务(如电商购物车、用户登录):选择源IP哈希或Cookie会话保持,确保同一用户请求固定到后端服务器,避免会话丢失。
- 服务器性能差异大的场景:选择加权轮询或加权最少连接,为高性能服务器分配更高权重,充分利用硬件资源。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