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均衡健康检测有哪些方式?

负载均衡健康检测是确保后端服务可用性的重要机制,它通过定期检查后端服务器的状态来判断其是否能够正常处理请求,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负载均衡健康检测方式及其详细说明:

一、基本的健康检查方式

负载均衡健康检测的方式

1、二层健康检查(ARP检查)

原理:在OSI模型的第二层进行健康检查,通过发送ARP请求查找给定IP地址的MAC地址。

机制:负载均衡器会向配置的真实服务器IP地址发送ARP请求,如果服务器响应,则认为其处于活动状态;否则,认为服务器已停机。

2、被动健康检查

原理:针对四层TCP SSL监听器和七层HTTP/HTTPS监听器,默认配置被动健康检查能力。

机制:负载均衡器在转发流量的同时记录后端服务的健康状态,若转发失败,则重试将流量转发至其他后端服务,并累计失败次数,当失败次数达到阈值时,判定该后端服务异常。

二、特定协议的健康检查方式

1、TCP健康检查

负载均衡健康检测的方式

原理:通过发起TCP三次握手来获取后端服务器的状态信息。

负载均衡健康检测的方式

机制

负载均衡器向后端服务器发送SYN连接请求报文。

后端服务器若端口正常监听,则返回SYN+ACK响应报文。

若在响应超时时间内收到响应报文,则判定健康检查成功;否则,判定失败。

2、UDP健康检查

原理:通过Ping探测或自定义探测来获取后端服务器的状态信息。

机制

Ping探测:负载均衡器向后端服务器发起Ping命令,若成功则判定健康检查成功;否则,判定失败。

自定义探测:可以配置特定的输入和输出字符串,负载均衡器向后端服务器发送UDP探测报文,并根据返回结果判断健康状态。

3、HTTP健康检查

原理:通过发送HTTP请求来获取后端服务器的状态信息。

机制

负载均衡器根据配置向后端服务器发送HTTP HEAD或GET请求(包含设置的域名、检查路径等)。

后端服务器返回相应的HTTP状态码。

若在响应超时时间内收到预期的状态码,则判定健康检查成功;否则,判定失败。

三、健康检查状态与请求转发

健康状态:后端服务正常,负载均衡器向其转发流量。

异常状态:后端服务异常,负载均衡器不会向其转发新的请求,当异常实例恢复正常后,负载均衡器将其恢复至负载均衡服务中。

探测中状态:新绑定的后端服务器在检查间隔×健康阈值时间内的状态,负载均衡器不向其转发流量。

已关闭状态:关闭健康检查后,负载均衡器向所有后端服务转发流量(包括异常的后端服务器),因此建议保持健康检查开启。

四、健康检查时间窗

为了避免频繁的健康检查失败引起的切换对系统可用性的冲击,健康检查只有在连续多次检查成功或失败后才会进行状态切换,健康检查时间窗由以下因素决定:

响应超时时间:健康检查响应的最大超时时间。

检测间隔:负载均衡器进行健康检查的时间间隔。

不健康阈值/健康阈值:连续收到的健康检查结果失败/成功的次数。

负载均衡健康检测是确保后端服务高可用性的关键机制,通过合理配置健康检查方式和参数,可以有效提高业务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

小伙伴们,上文介绍了“负载均衡健康检测的方式”的内容,你了解清楚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任何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让我们下期再见吧。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0)
热舞的头像热舞
上一篇 2024-12-14 13:53
下一篇 2024-12-14 13:5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QQ-1423923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sy@cxa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