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约定
本文档旨在为编写代码设计文档提供一套统一的约定和规范,以确保文档的质量和可读性,以下是本文档的主要约定:

1、文档结构
本文档采用以下结构进行组织:
封面:包含文档标题、作者、日期等信息;
目录:列出文档的各个章节和小节;
引言:简要介绍文档的目的和范围;

正文:详细描述代码设计的内容,包括设计原则、模块划分、接口定义、类图、时序图等;
附录:提供额外的信息,如参考文献、术语表等。
2、文档格式
本文档采用以下格式进行排版:
标题:使用加粗字体表示;

小标题:使用加粗字体表示,并缩进;
段落:使用两端对齐,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表格:使用表格形式展示数据,表格宽度不超过页面宽度的60%;
列表:使用无序列表表示;
代码:使用等宽字体表示,代码块之间空一行。
3、语言规范
本文档采用以下语言规范进行编写: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子结构和词汇;
使用第三人称和现在时态;
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语,如“可能”、“大概”等;
使用专业术语,并在首次使用时给出定义。
设计原则
1、单一职责原则:每个模块或类只负责一个功能或职责,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
2、开放封闭原则: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应该是可扩展的,但不可修改,在不影响其他模块的情况下,可以对软件进行扩展。
3、里氏替换原则:子类型必须能够替换掉它们的父类型,这意味着子类应该具有与父类相同的行为和属性。
4、依赖倒置原则: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于底层模块,两者都应该依赖于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于细节,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
5、接口隔离原则:客户端不应该依赖于它不需要的接口,一个类对另一个类的依赖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
模块划分
根据功能需求,将整个系统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用户模块:负责处理用户的注册、登录、注销等功能;
2、商品模块:负责处理商品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等功能;
3、订单模块:负责处理订单的创建、支付、发货、收货等功能;
4、评论模块:负责处理用户对商品的评论功能;
5、推荐模块:负责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偏好,为用户推荐商品。
接口定义
1、用户模块接口定义:
接口名称 | 输入参数 | 输出参数 | 功能描述 |
register | 用户名、密码、邮箱 | 注册成功或失败 | 用户注册 |
login | 用户名、密码 | 登录成功或失败 | 用户登录 |
logout | 无 | 无 | 用户注销 |
getUserInfo | 用户ID | 用户信息 | 获取用户信息 |
updateUserInfo | 用户ID、新用户名、新密码、新邮箱 | 更新成功或失败 | 更新用户信息 |
deleteUser | 用户ID | 删除成功或失败 | 删除用户 |
2、商品模块接口定义:
接口名称 | 输入参数 | 输出参数 | 功能描述 |
addProduct | 商品名称、价格、库存、描述、图片URL | 添加成功或失败 | 添加商品 |
updateProduct | 商品ID、新商品名称、新价格、新库存、新描述、新图片URL | 更新成功或失败 | 更新商品信息 |
deleteProduct | 商品ID | 删除成功或失败 | 删除商品 |
searchProducts | 关键词 | 商品列表 | 根据关键词搜索商品 |
getProductInfo | 商品ID | 商品信息 | 获取商品信息 |
getProductReviews | 商品ID | 评论列表 | 获取商品评论列表 |
addProductReview | 商品ID、评论内容、评分 | 添加评论成功或失败 | 添加商品评论 |
updateProductReview | 评论ID、新评论内容、新评分 | 更新评论成功或失败 | 更新商品评论 |
deleteProductReview | 评论ID | 删除评论成功或失败 | 删除商品评论 |
类图和时序图
由于篇幅原因,本文档无法展示完整的类图和时序图,在实际项目中,可以使用UML工具(如Visio、StarUML等)绘制类图和时序图,以更直观地展示系统的结构和交互过程。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