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保2.0框架下,综合测评得分是通过特定的评分公式计算得出的,下面将详细解析这一评分公式的内容和应用:

1、评分公式概述
测评项分类与权重:根据等保2.0的规定,综合测评得分涉及10个安全类别,包括安全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网络等,每个类别有其相应的测评项和权重,这些权重对最终得分有决定性影响。
技术和管理两大类:所有适用的测评项被分为技术类和管理类,每类的评分独立计算,采用缺陷扣分法,从满分开始逐项扣分直至0分。
得分计算方法:先分别计算技术类和管理类的得分,然后将这两类得分相加,得出被测对象的最终得分。
2、评分具体步骤
确定测评项适用性:需要先确定哪些测评项适用于当前的测评对象,不适用的项将被排除在评分之外。
计算技术类得分:针对适用的技术类测评项,根据其权重和满足程度进行评分,未通过的测评项将从总分中扣除相应分数。
计算管理类得分:同样地,对于管理类测评项,根据其权重和执行情况进行评分,未达到要求的项也会扣分。

3、评分结果处理
处理测评不一致情况:如果一个测评对象有多个测评实例(如多个机房),则所有测评实例都必须符合要求才能判定为符合,任何一个不符合都会导致最终上文归纳为不符合。
最终得分与级别判定:将技术类和管理类的得分合计后,根据总分来判断被测对象的安全保护级别以及是否合格。
4、得分策略分析
优化资源分配:通过对评分公式的深入了解,组织可以将资源优先分配到权重高且问题多的领域。
针对性改进措施:识别得分较低的安全类别或具体项目,制定针对性的改进计划和措施。
为了进一步理解等保测评的评分机制及其影响,以下是相关的一些问题与解答:
Q1: 如何确定一个测评项是否适用?

A1: 测评项的适用性通常基于被测系统的实际运营环境和业务需求确定,评估团队会参考组织的规模、系统复杂性和交互范围等因素来决定每个具体测评项的适用性。
Q2: 如果部分测评项不符合会怎样影响最终得分?
A2: 每个测评项都有其分值权重,不符合的测评项将根据其重要性扣除相应的分数,缺陷越多或权重越大的项,对最终得分的负面影响越大。
等保测评评分公式是评估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的量化方法,通过细致的评分标准和严格的计算流程确保了评估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了解并掌握这一评分公式,有助于企业对照安全标准,科学地提升其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