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系统中为CentOS服务器添加新硬盘是一项常见的系统维护任务,涉及硬件连接、系统识别、分区格式化及挂载等多个步骤,以下是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整个过程清晰且可操作。

物理安装与系统识别
首先关闭服务器电源,将新硬盘正确安装到服务器的SATA或SAS接口上,启动系统后,使用以下命令检查系统是否识别到新硬盘:
lsblk
或
fdisk -l
在输出结果中,查找未分区的新设备,通常显示为/dev/sdb、/dev/sdc等(根据已有磁盘数量命名),若未识别,可检查BIOS/UEFI设置或磁盘连接线缆。
磁盘分区
使用fdisk或parted工具对新磁盘进行分区,以fdisk为例:
fdisk /dev/sdb
进入交互界面后,执行以下命令:
n:创建新分区p:选择主分区1:分区编号(默认为1)回车:使用默认起始扇区回车:使用默认结束扇区(占用全部空间)t:设置分区类型(如Linux文件系统,默认为83)w:保存并退出
格式化分区
分区完成后,格式化文件系统,推荐使用ext4格式:

mkfs.ext4 /dev/sdb1
若需其他格式(如XFS),可替换命令为mkfs.xfs /dev/sdb1。
创建挂载目录
在系统中创建用于挂载的目录,
mkdir -p /data/newdisk
配置挂载信息
编辑/etc/fstab文件,实现开机自动挂载:
echo '/dev/sdb1 /data/newdisk ext4 defaults 0 0' >> /etc/fstab
参数说明:
- 第一列:设备名
- 第二列:挂载点
- 第三列:文件系统类型
- 第四列:挂载选项(
defaults包含rw、auto等) - 第五列:dump备份(0表示不备份)
- 第六列:fsck检查顺序(0表示不检查)
挂载与验证
执行挂载命令并验证:
mount -a df -hT | grep /dev/sdb1
若输出显示新磁盘信息,则挂载成功,也可通过lsblk -f查看文件系统类型。

权限与SELinux调整
若需其他用户访问,修改目录权限:
chmod 755 /data/newdisk chown -R username:groupname /data/newdisk
若启用了SELinux,需调整上下文:
chcon -R -t svirt_sandbox_file_t /data/newdisk
扩展:LVM管理(可选)
若需动态管理磁盘,可使用LVM(逻辑卷管理),步骤包括:
- 创建物理卷(PV):
pvcreate /dev/sdb1 - 创建卷组(VG):
vgcreate myvg /dev/sdb1 - 创建逻辑卷(LV):
lvcreate -n mylv -L 10G myvg - 格式化并挂载LV:
mkfs.ext4 /dev/myvg/mylv,然后挂载到目录。
FAQs
Q1:如何确认新硬盘是否被系统正确识别?
A1:可通过lsblk或fdisk -l命令查看,若输出中出现未分区的设备(如/dev/sdb),且大小与实际磁盘一致,则表示识别成功,若未显示,需检查硬件连接或系统日志(dmesg | grep sd)。
Q2:如何卸载已挂载的硬盘并移除配置?
A2:首先执行umount /dev/sdb1(若提示设备忙,需先停止占用进程),然后编辑/etc/fstab文件,删除对应的挂载行,最后通过fdisk /dev/sdb删除分区(输入d和w),确保彻底移除配置。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