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均衡技术作为现代IT架构的核心组件,通过合理分配网络流量,有效提升服务器集群的响应速度、可用性和扩展性,已成为支撑互联网、金融、政务等关键业务稳定运行的关键基础设施,在这一领域,Array Networks(简称“Array”)作为国产品牌的代表,凭借自主研发的技术实力、对本土化需求的深度理解以及在国产化替代浪潮中的突出表现,逐渐成长为国内应用交付网络(ADN)解决方案的领军者。

Array Networks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上海,是国内最早专注于应用交付网络技术研发的企业之一,自成立以来,始终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深耕负载均衡、智能调度、安全防护等技术领域,产品线覆盖硬件负载均衡器、虚拟化负载均衡软件、云原生应用交付平台等,广泛应用于金融、政府、能源、互联网、医疗等关键行业,作为一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品牌,Array不仅打破了国外品牌在高端负载均衡领域长期垄断的局面,更以“安全、稳定、高效”的产品特性,为国内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底层支撑。
Array负载均衡的核心技术优势
Array负载均衡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对本土业务场景的精准适配,在核心技术层面,Array通过持续研发投入,构建了涵盖L4-L7层全栈应用交付能力,形成了独特的技术壁垒。
自研ADC引擎,实现高性能流量调度
应用交付控制器(ADC)是负载均衡系统的“大脑”,Array自主研发的ADC引擎采用多核并行处理架构,支持单设备最大处理性能达数百Gbps,可轻松应对十万级并发连接和千万级TPS(每秒事务处理量),通过动态负载调度算法(如轮询、加权轮询、最少连接、IP哈希等),结合实时服务器性能监控(CPU、内存、网络I/O等指标),实现流量按需分配,避免后端服务器资源闲置或过载,在电商大促场景中,Array负载均衡可基于预设策略,自动将流量从高负载服务器迁移至低负载服务器,确保系统平稳度过流量洪峰。
全局负载均衡(GSLB),构建跨地域高可用架构
对于在全国乃至全球部署业务的企业而言,单一地域的负载均衡难以解决“就近访问”和“容灾备份”问题,Array的全局负载均衡(GSLB)技术通过DNS智能解析、网络探测、用户地理位置分析等手段,实现跨地域、跨数据中心的流量调度,当用户访问某互联网平台时,GSLB会自动检测用户所在区域、各数据中心的网络延迟和服务器负载,将用户导向最优节点;若某数据中心发生故障,GSLB可秒级切换流量至备用节点,保障业务连续性,这一技术已在金融、政务等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安全集成,打造“负载均衡+安全”一体化防护
传统负载均衡设备多聚焦流量分发,而Array将安全能力深度融入产品体系,形成“应用交付+安全防护”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设备内置Web应用防火墙(WAF)、DDoS防护、SSL卸载等功能,可在流量分发过程中实时拦截恶意请求(如SQL注入、XSS攻击、CC攻击等),并通过SSL卸载功能将加密流量解密后交由后端服务器处理,大幅降低服务器计算压力,Array还支持与国内主流安全厂商(如奇安信、深信服)的产品联动,构建多层次安全防护体系,满足等保2.0、数据安全法等合规要求。
云原生支持,适配混合 IT 架构
随着云计算的普及,企业IT架构从“集中式”向“混合云(私有云+公有云+边缘云)”演进,Array负载均衡产品全面支持云原生环境,提供Kubernetes Ingress Controller、容器化部署、API网关等能力,可无缝对接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公有云平台,同时支持边缘节点部署,实现“云-边-端”协同流量调度,某制造企业通过Array云原生负载均衡,将本地数据中心与云端资源统一管理,实现了生产系统在云边之间的弹性扩展和故障自动迁移。

Array负载均衡的产品体系与应用场景
为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Array构建了覆盖硬件、软件、云端的完整产品矩阵,并在各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应用案例。
产品系列概览
| 产品系列 | 类型 | 核心特点 | 典型应用场景 |
|---|---|---|---|
| APV系列 | 硬件负载均衡器 | 高性能多核架构,支持全功能ADC | 金融核心系统、大型互联网平台、数据中心 |
| AVX系列 | 虚拟化负载均衡 | 软件定义,灵活部署,支持虚拟机/容器环境 | 企业私有云、混合云、分支机构 |
| Cloud Array | 云原生应用交付 | Kubernetes原生,API驱动,Serverless架构 | 公有云、容器化应用、微服务治理 |
| Array Secure SD-WAN | 安全SD-WAN网关 | 集负载均衡、安全、广域网优化于一体 | 企业跨分支组网、远程办公 |
典型应用场景
- 金融行业:某国有银行采用Array APV系列负载均衡器,构建了覆盖全国分行的核心交易系统高可用架构,通过全局负载均衡实现跨数据中心流量调度,结合实时故障检测,将系统可用性提升至99.999%,满足金融级业务连续性要求。
- 政务云:某省政务云平台部署Array AVX系列虚拟化负载均衡,统一管理省级各部门的政务应用,通过智能流量分配和安全防护,保障了政务服务高峰期的系统稳定,同时满足等保三级合规要求。
- 互联网行业:某头部视频平台使用Array Cloud Array云原生负载均衡,支撑千万级用户的并发访问,通过Kubernetes自动扩缩容功能,实现了流量高峰时的秒级资源弹性,降低了30%的IT运维成本。
Array作为国产品牌的差异化竞争力
在国产化替代浪潮下,Array负载均衡凭借“技术自主、服务本土、成本可控”三大优势,在与国外品牌(如F5、A10)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技术自主,保障供应链安全
Array坚持“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可控”,从芯片级优化到算法创新,全链路掌握核心技术,其负载均衡产品搭载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和ADC引擎,不依赖国外开源代码或核心芯片,避免了“卡脖子”风险,在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中,Array已与华为鲲鹏、海光、龙芯等国产芯片平台完成兼容性认证,全面适配国产化软硬件生态。
本土化服务,响应更快速
相比国外品牌的“全球统一服务”,Array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提供7×24小时技术支持,平均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针对国内复杂的网络环境和业务场景,Array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例如针对国内运营商网络优化的智能路由算法、适配国内支付接口的安全协议等,解决国外产品“水土不服”的问题。
成本优势,降低企业IT投入
在同等性能条件下,Array负载均衡产品的价格较国外品牌低20%-30%,且提供灵活的 licensing 模式(按需订阅、永久授权等),帮助企业降低初始采购和长期运维成本,Array还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和升级服务,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性价比。
国产化趋势下,Array负载均衡的行业意义
随着《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以及信创产业的深入推进,关键行业的信息系统国产化替代已成为必然趋势,Array作为国产品牌的代表,其负载均衡产品的广泛应用,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安全可靠的IT基础设施,更推动了国内应用交付网络产业链的成熟。

Array通过技术创新打破了国外品牌的技术垄断,促使负载均衡设备价格下降、性能提升,让更多企业用得起、用得好高端应用交付产品;Array与国内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厂商的深度合作,构建了“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国产化生态体系,为我国数字经济自主可控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关问答FAQs
Q1:Array负载均衡与其他国产品牌(如深信服、绿盟)相比,有何独特优势?
A:Array的核心优势在于“专注”和“深度”,作为国内最早深耕应用交付网络的品牌,Array在负载均衡、全局调度、安全集成等领域的积累更为深厚,产品性能(如并发连接数、SSL吞吐量)和功能完整性(如GSLB、云原生支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Array更聚焦于高端场景(如金融核心系统、大型政务云),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而部分国产品牌则以安全或网络设备为主营,负载均衡仅为衍生产品,技术深度相对不足。
Q2:企业在选择Array负载均衡时,如何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匹配产品型号?
A:选择Array负载均衡需综合考虑业务规模、部署架构、性能需求及合规要求:
- 中小型企业/分支机构:推荐AVX系列虚拟化负载均衡,支持轻量化部署,成本较低,适合私有云或混合云环境;
- 大型企业/核心业务系统:选择APV系列硬件负载均衡器,提供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满足金融、政务等关键场景需求;
- 云原生/微服务架构:推荐Cloud Array云原生应用交付平台,与Kubernetes深度集成,支持容器化应用的自动伸缩和流量管理;
- 跨地域组网/容灾需求:需搭配Array GSLB全局负载均衡,实现多数据中心流量调度和故障切换。
还可根据SSL加密需求(如金融行业需高SSL吞吐量)、安全合规要求(如等保三级)等,选择具备相应功能配置的产品型号。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