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均衡是提升服务器集群可用性、扩展性和性能的核心技术,通过将流量智能分发到后端多台服务器,避免单点故障并优化资源利用率,Array Networks作为专业应用交付(ADC)设备厂商,其负载均衡器(如APV系列)提供了灵活、高效的配置方案,本文将详细介绍Array负载均衡器的核心配置步骤、关键参数及注意事项。

配置前准备工作
在开始配置前,需明确网络拓扑和业务需求,收集必要参数以确保配置准确性,以下是核心配置参数清单(可整理为表格):
| 参数类型 | 说明示例 |
|---|---|
| 虚拟服务器(VIP) | 业务公网IP,如203.0.113.10,端口80(HTTP)或443(HTTPS) |
| 真实服务器(RIP) | 后端服务器IP列表,如192.168.1.10、192.168.1.11,端口8080 |
| 协议类型 | TCP、HTTP、HTTPS等,根据业务类型选择 |
| 健康检查 | 检查方式(TCP端口探测、HTTP路径探测)、超时时间(如5秒)、重试次数(3次) |
| 负载均衡算法 | 轮询、加权轮询、最少连接、源IP哈希等 |
| SSL证书(可选) | 若启用HTTPS,需准备证书文件(.crt)和私钥(.key) |
详细配置步骤
登录Web管理界面
通过浏览器访问Array设备的默认管理IP(如192.168.0.1),使用默认用户名(admin)和密码登录,首次登录需强制修改密码,提升安全性,进入“Configuration”配置模式(避免生产环境误操作),开始后续配置。
创建虚拟服务器(Virtual Server)
虚拟服务器是负载均衡的入口,用于接收客户端请求并转发至后端服务器池。
- 在“Virtual Servers”菜单下点击“Add”,填写基本信息:
- IP Address:输入VIP(如203.0.113.10);
- Port:指定服务端口(如HTTP为80,HTTPS为443);
- Protocol:选择协议类型(TCP/HTTP/HTTPS);
- Enabled:勾选启用该虚拟服务器。
- 若为HTTPS服务,需在“SSL Settings”中上传证书和私钥,并勾选“SSL Acceleration”启用SSL卸载,减轻后端服务器加密负担。
配置真实服务器池(Real Server Pool)
真实服务器池包含后端实际处理请求的服务器,需配置服务器信息和负载策略。

- 创建服务器池:在“Real Server Pools”中点击“Add”,命名为“Web-Pool”(如业务名称),选择负载均衡算法(如“Weighted Round Robin”加权轮询)。
- 添加真实服务器:
- 点击“Add Real Server”,输入RIP(如192.168.1.10)和端口(8080);
- 设置权重(Weight):默认100,数值越高分配流量比例越大(适用于服务器性能差异场景);
- 重复添加其他服务器(如192.168.1.11),完成服务器池组建。
设置健康检查(Health Check)
健康检查用于实时监测后端服务器状态,自动剔除故障服务器,确保流量仅转发至健康节点。
- 在“Real Server Pools”中选择对应池(如“Web-Pool”),进入“Health Check”配置;
- 配置检查参数:
- Check Type:选择检查方式(如“HTTP Path”适用于Web服务,“TCP Port”适用于通用TCP服务);
- HTTP Path:输入健康检查路径(如/health,需后端服务器配置该路径返回200状态码);
- Timeout:超时时间(默认5秒,超时未响应判定为故障);
- Retry Count:重试次数(默认3次,连续失败后标记服务器为“Down”);
- Interval:检查间隔(默认10秒,定期检测服务器状态)。
高可用配置(可选)
为避免单点故障,可配置Array设备的高可用(HA)模式,支持主备、双活等方案。
- 在“High Availability”菜单下选择“Mode”,设置为“Active-Passive”(主备模式);
- 指定对端设备IP(如192.168.0.2),配置心跳检测端口(如默认1024);
- 同步配置:主备设备配置需保持一致,可通过“Configuration Sync”自动同步,确保故障切换时服务不中断。
策略路由与优化(可选)
针对复杂业务场景,可配置基于内容的负载均衡策略,实现精细化流量控制。 规则(Content Rules)**:在“Content Rules”中添加条件(如HTTP请求头、URL路径),匹配后将流量转发至指定服务器池(如将/api请求转发至“API-Pool”);
- 连接优化:调整“TCP Timeout”参数,避免长连接(如WebSocket)因超时断开;
- 带宽限制:在“Bandwidth Management”中设置服务器最大带宽,防止单个服务器过载。
注意事项
- 配置备份:完成配置后,在“System”菜单下导出配置文件(.cfg),定期备份避免配置丢失;
- 监控日志:通过“Monitor”菜单查看服务器状态、流量分布及健康检查日志,及时发现异常;
- 安全加固:修改默认管理端口,限制管理IP访问,启用SSH替代HTTP管理,提升安全性;
- 版本兼容:升级设备固件前需测试兼容性,避免新版本导致配置异常。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健康检查显示后端服务器“Down”,但服务器实际正常运行,如何排查?
解答:首先检查健康检查参数是否正确,如HTTP路径是否存在(可通过浏览器访问http://RIP:Port/health验证)、端口是否开放(使用telnet RIP Port测试连通性);其次确认防火墙是否阻止了健康检查源IP(Array设备IP),需在服务器防火墙放行检查端口;若为HTTPS服务,需检查证书是否有效(如过期或域名不匹配可能导致检查失败),仍无法解决可查看设备“Event Log”,定位具体错误信息(如连接超时、响应状态码异常)。

问题2:如何根据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负载均衡算法?
解答:算法选择需结合业务特性和服务器性能:
- 轮询(Round Robin):适用于服务器性能均衡的场景(如静态网站分发),简单公平;
- 加权轮询(Weighted Round Robin):适合服务器配置差异较大场景(如2核4G服务器与8核16G服务器并存),通过权重分配流量(权重2的服务器分配流量是权重1的2倍);
- 最少连接(Least Connections):适用于长连接业务(如数据库、WebSocket),将流量转发至当前连接数最少的服务器,避免过载;
- 源IP哈希(Source IP Hash):适用于需要会话保持的场景(如电商购物车),确保同一用户IP始终访问同一服务器,避免会话丢失。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