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G5310作为一款高性能应用交付控制器,支持多种负载均衡策略,可有效提升应用可用性与资源利用率,其负载均衡设置需通过Web管理界面或命令行完成,以下为详细配置步骤及关键参数说明。
初始化配置
首次登录ASG5310(默认管理IP通常为192.168.1.1,用户名密码admin/admin),需先完成网络基础配置:进入“系统配置”-“网络接口”,将业务接口(如eth1、eth2)加入VLAN并配置IP地址,确保与后端服务器及客户端网络互通,同时配置默认网关和DNS,以便设备访问互联网获取更新或解析域名。
创建服务器池(Server Pool)
服务器池是后端服务器的集合,需添加真实服务器(Real Server)的IP、端口及权重。
- 进入“负载均衡”-“服务器池”,点击“创建”,输入池名称(如Web-Pool)。
- 添加后端服务器:在“成员列表”中点击“添加”,输入服务器IP(如192.168.10.10、192.168.10.11)、服务端口(如80),设置权重(默认为1,性能高的服务器可设置更高权重,如2)。
- 配置健康检查:选择检查类型(TCP/HTTP),设置检查间隔(如5秒)、超时时间(如2秒)、连续失败次数(如3次)及恢复阈值(如2次成功),HTTP检查可指定URI(如/health.jsp)及期望状态码(如200),确保业务可用性。
配置虚拟服务器(Virtual Server)
虚拟服务器是客户端访问的入口,需绑定VIP(虚拟IP)及服务器池。
- 进入“负载均衡”-“虚拟服务器”,点击“创建”,输入虚拟服务器名称(如Web-VS)。
- 配置VIP参数:设置虚拟IP(如203.0.113.100)、服务端口(如80)、协议(TCP/UDP)。
- 关联服务器池:在“服务器池”下拉菜单中选择已创建的Web-Pool,启用“持久化连接”(可选,用于保持用户会话)。
- 选择负载均衡算法:根据业务需求选择策略,常见算法如下:
算法名称 | 原理说明 | 适用场景 |
---|---|---|
轮询(RR) | 按顺序依次分配请求 | 后端服务器性能相近,无状态应用 |
加权轮询(WRR) | 按服务器权重比例分配请求 | 后端服务器性能差异较大 |
最少连接(LC) | 分配给当前连接数最少的服务器 | 长连接应用(如数据库、视频流) |
IP哈希(IP Hash) | 基于客户端IP哈希值分配服务器 | 需会话保持的无状态应用(如电商) |
SSL卸载与优化(可选)
若前端使用HTTPS协议,可在虚拟服务器配置SSL卸载,减轻后端服务器负担:
- 上传SSL证书:进入“证书管理”-“本地证书”,点击“导入”,上传证书文件(.pem/.crt)及私钥(.key)。
- 启用SSL卸载:在虚拟服务器配置中,勾选“SSL卸载”,选择已上传的证书,设置协议版本(如TLS 1.2/1.3)和加密套件(如ECDHE-RSA-AES256-GCM-SHA384)。
- 配置HTTP/2:若客户端支持,可启用HTTP/2协议提升传输效率。
安全与监控配置
- 访问控制(ACL):在“安全策略”中配置ACL,限制访问VIP的源IP(如仅允许内网网段访问),或过滤恶意请求(如限制每秒连接数)。
- 监控告警:进入“监控”-“SNMP”,配置SNMP Trap接收服务器(如Zabbix),设置CPU、内存、流量等告警阈值;或通过Syslog将日志发送至日志服务器,便于故障排查。
相关问答FAQs
Q1:配置健康检查时,HTTP检查和TCP检查有什么区别?
A:TCP检查仅检测服务器端口是否可达,适用于无业务逻辑的场景(如纯TCP端口服务);HTTP检查则会发送HTTP请求(如GET /),并验证返回状态码(如200)及响应内容,能更准确判断服务是否正常,适用于Web服务等应用层场景,但需确保后端服务器配置正确的健康检查页面。
Q2:负载均衡后用户登录状态丢失怎么办?
A:通常未配置会话保持导致,可在虚拟服务器中启用“持久化连接”:选择“IP哈希”算法(基于客户端IP绑定服务器),或配置“Cookie会话保持”(负载均衡器插入会话Cookie,将用户请求绑定到特定服务器),若后端使用分布式集群,还需确保后端服务器共享会话存储(如Redis)。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