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服务点或节点服务器通过挂载NAS存储,能够扩展其存储容量和提升数据的共享能力,在网络附加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中,挂载是指将远程文件系统连接到本地文件系统的过程,使之能够像本地存储一样被访问和管理。

添加挂载点是实现NAS文件系统挂载的首要步骤,登录NAS控制台后,选择已创建的文件系统并为其添加挂载点,这一过程包括VPC网络、交换机的选择以及权限组的配置等参数设置,一个专有网络类型的挂载点可以被同VPC下不同交换机的ECS实例使用,而极速型NAS在某些地域还支持IPv6功能,添加挂载点时会占用一个IP地址,因此建议选择内网IP较多的交换机。
为确保文件系统的稳定高效访问,挂载操作需谨慎进行,对于通用型NAS,支持添加两个挂载点,而极速型NAS的挂载点数量则因文件系统创建时间和地域差异而有所不同,在完成挂载点的添加之后,还需要开放相应的端口用于访问NFS或SMB服务,挂载点的管理还包括查看挂载点列表和地址、查询已挂载的客户端列表以及禁用、启用甚至休眠挂载点等功能。
从挂载协议的角度来看,为确保兼容性和稳定性,强烈建议在Linux操作系统中使用NFS协议文件系统,而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使用SMB协议文件系统,避免跨平台挂载可能引起的兼容性问题,特别地,极速型NAS只支持Linux操作系统且仅通过NFSv3协议访问文件系统。
具体到实施挂载操作的实践层面,以阿里云Linux ECS实例挂载NAS NFS协议文件系统为例,需要先确保ECS实例和NAS文件系统处于同一VPC内,并获取到文件系统的挂载点地址,安装NFS客户端并进行相关配置,最后执行挂载命令将NAS NFS协议文件系统挂载至ECS实例的指定目录。
需要注意的是,NAS不仅支持与阿里云ECS、容器、FC、PAI等计算节点的共享访问,还支持跨VPC、跨地域或跨账号挂载文件系统,这可以通过PrivateLink或云企业网功能实现,如果本地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需要访问NAS文件系统,也可以通过VPN网关或NAT网关实现挂载访问。
节点服务器挂载NAS存储既涉及对NAS控制台的操作以管理挂载点,也包括了对服务器端的具体挂载实施,这些操作共同确保了数据可以在网络环境中高效、安全地存取,在进行挂载操作时,应综合考虑使用的NAS类型、操作系统的兼容性、网络连通性以及性能要求等因素,以实现最佳的访问性能和数据安全性。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