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云密度数据库_查询缺陷密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基本概念
缺陷密度是软件测试中的一个关键指标,通常以每千行代码的缺陷数(Defects/KLOC)来度量,计算公式为:缺陷密度=缺陷数量/代码行或功能点的数量。
计算方法
1、累计开发过程中每个阶段发现的缺陷总数(D)。
2、统计程序中新开发的和修改的代码行数(N)。
3、计算每千行的缺陷数Dd=1000*D/N。
实例分析
一个29.6万行的源程序总共有145个缺陷,则缺陷密度是:Dd=1000*145/296000=0.49 defects/KLOC。
缺陷密度度量中的困难
1、缺陷权值如何计算:是否将严重程度较轻的缺陷和较重的缺陷同等对待。
2、代码行怎么统计:代码行的数量可能会因编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所使用的语言不同而不同。
解决困难的方法
缺陷密度计算方法可以改为:D/C 即缺陷总权值 除以 功能总权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 如何获取代码行数?
A1: 对于黑盒测试人员,获取代码行数可能不太容易,需要与开发团队紧密合作,或者使用专业的代码分析工具。
Q2: 缺陷密度是否可以作为软件质量的唯一指标?
A2: 虽然缺陷密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并不能全面反映软件质量,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代码可读性、复杂度等。
表格示例:
阶段 | 发现缺陷数 | 代码行数 | 缺陷密度(Defects/KLOC) |
系统测试 | 145 | 296000 | 0.49 |
集成测试 | 120 | 200000 | 0.60 |
单元测试 | 80 | 50000 | 1.60 |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