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高可用、高性能的网络服务架构时,负载均衡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Linux虚拟服务器(LVS)作为一个在Linux内核层面实现的负载均衡解决方案,以其高效、稳定和开源的特性被广泛应用,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模式是LVS三种工作模式之一,因其配置简单、对真实服务器要求低而成为入门和中小型场景的理想选择,本文将详细介绍在CentOS系统上配置LVS/NAT模式的全过程。
LVS NAT模式工作原理
LVS/NAT模式的核心思想是,调度器(Director)作为整个集群的入口和出口,扮演着一个智能路由器的角色,它通过修改请求和响应数据包的目标/源IP地址来实现负载分发。
其工作流程如下:
- 客户端将请求发送至调度器的虚拟IP(VIP)。
- 调度器接收到请求后,根据预设的调度算法(如轮询、加权轮询等)从后端选择一台真实服务器。
- 调度器通过DNAT(目标地址转换)技术,将请求数据包的目标IP从VIP修改为所选真实服务器的IP(RIP),然后将数据包转发给真实服务器。
- 真实服务器处理请求后,生成响应数据包,由于真实服务器的默认网关指向调度器,响应数据包会被发送回调度器。
- 调度器收到响应后,通过SNAT(源地址转换)技术,将数据包的源IP从RIP修改回VIP。
- 调度器将响应数据包发送回客户端。
在这个过程中,客户端和真实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完全由调度器代理,客户端只知道VIP的存在,对后端真实服务器集群无感知。
实验环境规划
为了清晰地演示配置过程,我们规划一个包含一个调度器、两个真实服务器和一个客户端的实验环境,网络拓扑分为外网和内网两部分。
角色 | 主机名 | 网卡 | IP地址 |
---|---|---|---|
调度器 | lvs-director | eth0 (外网) | 168.1.10 (DIP) |
eth1 (内网) | 0.0.10 | ||
真实服务器1 | rs1 | eth0 (内网) | 0.0.11 |
真实服务器2 | rs2 | eth0 (内网) | 0.0.12 |
客户端 | client | eth0 (外网) | 168.1.100 |
我们将使用168.1.100
作为对外提供服务的虚拟IP(VIP),该IP地址需要配置在调度器的外网网卡eth0
上。
配置步骤详解
调度器配置
调度器是整个LVS集群的核心,需要安装ipvsadm
管理工具,并开启内核的IP转发功能。
安装ipvsadm:
yum install ipvsadm -y
开启IP转发:
编辑/etc/sysctl.conf
文件,添加或修改以下行:
net.ipv4.ip_forward = 1
保存后,执行以下命令使配置生效:
sysctl -p
配置虚拟IP(VIP):
将VIP 168.1.100
绑定到外网网卡eth0
上。
ip addr add 192.168.1.100/24 dev eth0
配置iptables NAT规则:
为了让内网真实服务器能够访问外网,需要配置iptables的POSTROUTING链,进行源地址伪装。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s 10.0.0.0/24 -o eth0 -j MASQUERADE
这条规则的意思是,所有来自0.0.0/24
网段、从eth0
接口出去的数据包,将其源IP伪装为eth0
接口的IP。
配置LVS虚拟服务与规则:
使用ipvsadm
命令来定义虚拟服务并添加后端真实服务器。
# -A: 添加虚拟服务, -t: TCP协议, VIP:端口, -s: 调度算法(rr为轮询) ipvsadm -A -t 192.168.1.100:80 -s rr # -a: 添加真实服务器到虚拟服务, -r: 真实服务器IP:端口, -m: NAT模式 ipvsadm -a -t 192.168.1.100:80 -r 10.0.0.11:80 -m ipvsadm -a -t 192.168.1.100:80 -r 10.0.0.12:80 -m
保存配置:
为了防止重启后配置丢失,保存ipvsadm
和iptables
规则。
ipvsadm-save > /etc/sysconfig/ipvsadm service iptables save
真实服务器配置
真实服务器的配置相对简单,主要是安装Web服务并设置正确的网关。
安装并启动Web服务(以httpd为例):
在rs1
和rs2
上分别执行:
yum install httpd -y systemctl start httpd systemctl enable httpd
为了便于测试,可以创建不同的首页内容:
# 在 rs1 上 echo "This is Real Server 1 (10.0.0.11)" > /var/www/html/index.html # 在 rs2 上 echo "This is Real Server 2 (10.0.0.12)" > /var/www/html/index.html
配置默认网关:
这是NAT模式配置中最关键的一步,真实服务器的所有响应流量都必须经过调度器,因此其默认网关必须指向调度器的内网IP(DIP)。
# 临时设置 route add default gw 10.0.0.10 # 永久设置 (编辑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 添加或修改 GATEWAY="10.0.0.10" # 然后重启网络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测试与验证
在客户端168.1.100
上,使用curl
命令多次访问VIP。
curl http://192.168.1.100
正常情况下,您会看到输出内容在“This is Real Server 1”和“This is Real Server 2”之间交替出现,证明请求被成功分发到了不同的后端服务器。
在调度器上,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LVS的连接状态:
ipvsadm -L -n
输出结果会显示虚拟服务、每个真实服务器的权重以及活跃的连接数,直观地反映了负载均衡的工作状态。
相关问答FAQs
Q1: 为什么在LVS/NAT模式下,真实服务器的默认网关必须指向调度器?
A: 这是由NAT模式的工作原理决定的,当客户端请求VIP时,调度器通过DNAT将目标IP改为真实服务器的IP,真实服务器处理后,响应数据包的源IP是它自己的IP,目标IP是客户端IP,如果真实服务器的网关不指向调度器,它会尝试直接将响应包发送给客户端(或其网关),但客户端只与VIP通信,它收到一个源IP为RIP的未知响应包,会将其丢弃,导致通信失败,必须将响应包路由回调度器,由调度器进行SNAT(将源IP从RIP改回VIP),客户端才能正常接收。
Q2: LVS/NAT模式的主要缺点是什么?它适用于什么场景?
A: LVS/NAT模式的主要缺点是性能瓶颈问题,因为所有的请求和响应流量都必须经过调度器,调度器的网络带宽和处理能力(尤其是NAT转换的开销)限制了整个集群的扩展能力,当流量非常大时,调度器容易成为瓶颈,LVS/NAT模式适用于服务器数量不多、网络流量不是特别巨大的中小型应用场景,在这些场景下,其配置简单、对后端服务器无特殊要求(无需安装特殊内核模块)的优势非常明显,对于需要处理海量请求的大型网站,通常会选择性能更好的LVS/DR或LVS/TUN模式。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