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高可用性(HA)系统的领域里,CentOS 7 作为一个稳定且广泛使用的企业级操作系统,提供了强大的工具集,Corosync 是一个核心组件,它扮演着集群“神经系统”的角色,负责节点间的通信、成员关系管理和仲裁,本文将深入探讨 Corosync 在 CentOS 7 环境下的工作原理、配置方法以及其与 Pacemaker 的协同关系,旨在为系统管理员和架构师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理解。
Corosync 的核心概念与架构
Corosync 本身是一个开源的群组通信系统,它为高可用性集群提供了底层的基础设施,它的主要职责并非直接管理应用服务,而是确保集群中的各个节点能够可靠地交换信息,并就集群的当前状态达成共识。
成员关系服务
这是 Corosync 最基本的功能,它通过心跳机制(通常通过 UDP 或 TCP 协议在专用网络上发送消息)来监控所有节点的健康状态,当一个节点能够成功接收和发送心跳消息时,它被认为是集群的活跃成员,如果一个节点在预设的超时时间内未能响应,Corosync 会将其标记为“失效”或“离开”集群,并通知所有其他成员,这种机制是快速故障检测的基础。
消息传递层
Corosync 实现了一个可靠的消息传递协议,称为 Totem,该协议确保了消息能够有序、无丢失地传递给集群中的所有成员,Totem 支持多种通信模式,包括单播和组播,并提供了冗余环协议(Redundant Ring Protocol, RRP),允许通过多个物理网络路径进行通信,从而进一步提高网络的容错能力。
仲裁系统
仲裁是防止“脑裂”现象的关键机制,脑裂是指当集群网络分区发生时,集群被分割成两个或多个彼此无法通信的子集,每个子集都可能认为自己是唯一的“主”集群,并尝试独立控制共享资源,这极易导致数据损坏。
Corosync 通过投票机制来解决此问题,每个节点拥有一票,集群只有在获得超过半数(>50%
)的票数时才能正常运作,在一个双节点集群中,如果一个节点宕机,剩余节点只拥有 50% 的票数,未超过半数,因此它会放弃资源管理权,整个集群服务会暂停,为了解决双节点集群的仲裁问题,通常会引入一个“仲裁设备”,它作为一个轻量级的第三方投票者,确保在任何单点故障发生时,剩余分区仍能获得多数票。
Corosync 与 Pacemaker 的关系
初学者常常会混淆 Corosync 和 Pacemaker,但它们在 HA 架构中扮演着截然不同但互补的角色,一个形象的比喻是:Corosync 是集群的“神经系统”,而 Pacemaker 是“大脑”。
- Corosync(神经系统):负责感知集群的状态(哪个节点在线/离线),并在节点间传递信息,它不关心具体运行什么服务,只负责维护集群的共识和通信。
- Pacemaker(大脑):是一个资源管理器,它运行在 Corosync 提供的通信层之上,Pacemaker 接收来自 Corosync 的集群成员关系变更事件,并根据预设的规则(如资源的位置约束、启动顺序等)做出决策:在哪个节点上启动、停止或迁移服务(如 Apache、MySQL、虚拟 IP 等)。
一个完整的高可用性集群通常需要同时部署 Corosync 和 Pacemaker,CentOS 7 通过 pcs
(Pacemaker/Corosync Configuration Shell)工具极大地简化了这两者的协同配置与管理。
在 CentOS 7 上部署基础 Corosync 集群
以下是在两台 CentOS 7 服务器上部署一个基础 Corosync/Pacemaker 集群的步骤概览。
准备工作
假设有两台服务器:node1
(192.168.1.101)和 node2
(192.168.1.102)。
- 设置主机名和解析:在两台服务器的
/etc/hosts
文件中添加对方的主机名和 IP 地址。 - 时间同步:确保所有节点时间一致,使用
chrony
或ntp
。 - 配置防火墙和 SELinux:为了简化初始配置,可以暂时关闭防火墙和 SELinux,生产环境则应配置相应的防火墙规则。
- 安装软件包:在所有节点上执行:
yum install -y corosync pacemaker pcs
配置集群
启动并启用 pcsd 服务:
systemctl start pcsd systemctl enable pcsd
为 hacluster 用户设置密码:在所有节点上为
pcs
管理用户设置相同的密码。echo "your_strong_password" | passwd --stdin hacluster
认证节点:在
node1
上执行,对集群节点进行身份验证。pcs cluster auth node1 node2 -u hacluster -p your_strong_password
创建并启动集群:
pcs cluster setup --name my_cluster node1 node2 pcs cluster start --all pcs cluster enable --all
检查集群状态:
pcs status
你应该能看到两个节点都已
Online
,但由于没有配置仲裁设备,集群会显示Quorum: CANNOT be achieved
的警告。
Corosync 配置文件解析
pcs
工具会自动生成 /etc/corosync/corosync.conf
文件,其核心结构如下:
totem
:定义了集群的通信协议和参数。nodelist
:列出了集群的所有成员节点及其地址。quorum
:定义了仲裁相关的设置。
下表解释了 totem
部分的一些关键参数:
参数 | 描述 |
---|---|
version | 指定 Corosync 配置文件的版本,通常为 2。 |
cluster_name | 集群的名称,可自定义。 |
transport | 使用的传输协议,udpu (单播)是现代网络中最常用的选择。 |
rrp_mode | 冗余环协议模式,none 表示禁用,active 或 passive 表示启用。 |
对于双节点集群,要解决仲裁问题,最佳实践是部署一个 QNetd 仲裁设备,或者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将仲裁策略设置为“忽略”(pcs property set no-quorum-policy=ignore
),但这会带来脑裂风险,需谨慎使用。
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
- 安全性:Corosync 支持使用 TLS/SSL 对节点间的所有通信进行加密,防止数据被窃听或篡改,在生产环境中,强烈建议启用加密。
- 监控与日志:集群的日志通常记录在
/var/log/cluster/corosync.log
和journalctl -u corosync
中。crm_mon
是一个强大的实时监控工具,可以动态展示集群状态、资源分布和节点健康状况。 - 故障域:在跨越多个机架或数据中心的集群中,可以配置故障域,将节点按物理位置分组,这有助于 Pacemaker 在做决策时,优先考虑将资源部署在不同的故障域中,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容灾能力。
Corosync 是构建在 CentOS 7 上的高可用性服务的基石,它通过提供稳固的成员关系管理、可靠的消息传递和至关重要的仲裁机制,为上层资源管理器(如 Pacemaker)创造了一个可信的运行环境,虽然 pcs
工具极大地简化了部署过程,但深入理解 Corosync 的内部工作原理、配置选项及其最佳实践,对于设计、维护和故障排除一个健壮、可靠的 HA 系统至关重要,掌握 Corosync,意味着掌握了确保关键业务连续性的核心技术之一。
相关问答FAQs
Q1: 我部署了一个双节点的 Corosync/Pacemaker 集群,但是当其中一个节点关机后,另一个节点上的服务(如数据库)也自动停止了,这是为什么?如何解决?
A: 这是由于仲裁机制导致的,在一个标准的双节点集群中,每个节点拥有一票,当其中一个节点故障时,剩下的节点只拥有 1/2
的票数,即 50%,根据 Corosync 的默认规则,集群必须获得超过半数(>50%
)的票数才能维持“Quorum”(法定人数)状态,由于 50% 未超过半数,剩余节点会认为集群可能已经发生“脑裂”,为了避免数据损坏,它会主动放弃对资源的控制权,导致所有服务停止。
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种:
- 最佳方案:增加仲裁设备,部署一个轻量级的
corosync-qnetd
服务作为第三方仲裁者,这样,集群总票数变为 3(两个节点 + 一个 QNetd),当任一节点宕机时,剩余分区能获得2/3
的票数(约 66.7%),满足 Quorum 要求,集群可以继续正常工作。 - 次优方案:修改仲裁策略,在确定网络连接绝对稳定且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以执行
pcs property set no-quorum-policy=ignore
,这个命令告诉 Pacemaker,即使在没有 Quorum 的情况下,也要继续管理资源。警告:这降低了集群的安全性,如果真的发生脑裂,两个分区都可能尝试启动服务,有数据损坏的风险。 - 旧式方案:使用 SBD(Storage-Based Death),通过一个共享存储设备(如一个小分区)来作为仲裁和“fencing”机制,但这配置相对复杂。
Q2: Corosync 和 Pacemaker 的区别到底是什么?我是否可以只安装其中一个来构建高可用集群?
A: Corosync 和 Pacemaker 是紧密协作但功能完全不同的两个组件,它们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基础设施”和“应用逻辑”的关系。
Corosync 是集群通信引擎,它的核心工作是:
- 维护集群成员列表(谁在线,谁离线)。
- 在节点之间可靠地传递消息。
- 提供仲裁机制,防止脑裂。
- 它不关心具体运行什么应用(如 Apache, Nginx, MySQL)。
Pacemaker 是集群资源管理器,它的核心工作是:
- 接收 Corosync 传来的集群成员变更信息。
- 根据管理员定义的规则(资源配置、约束、策略)做出决策。
- 执行具体操作,如启动、停止、监控、迁移应用服务。
- 它依赖 Corosync 来了解集群的整体状态。
你通常不能只安装其中一个来构建一个功能完整的高可用集群。
- 只安装 Corosync,你只能得到一个能互相通信和感知彼此状态的节点组,但没有东西来管理你的应用服务。
- 只安装 Pacemaker,它无法启动,因为它需要一个底层的通信层来获取集群信息和协调行动。
正确的方式是同时安装并配置 Corosync 和 Pacemaker,在 CentOS 7 及后续版本中,pcs
工具将这两者的安装和配置过程捆绑在一起,使得用户可以很方便地搭建一个完整的 HA 解决方案,答案是:两者都需要,它们是构建高可用集群的“黄金搭档”。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