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存储器详解
一、ARM存储系统
ARM架构的存储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旨在平衡性能、成本和功耗,典型的ARM嵌入式系统可能包含多种类型的存储器,如Flash、ROM、SRAM、SDRAM等,它们在存取速度、数据宽度、用途等方面各不相同。
二、主要存储器类型及特点
存储器类型 | 存取速度 | 数据宽度 | 用途 | 特点 |
Flash | 较慢 | 通常为8位或16位 | 存储程序代码和常量数据 | 非易失性,可多次擦写,断电后数据不丢失 |
ROM | 慢 | 通常为8位或16位 | 存储固件和启动代码 | 只读,一次性编程,数据在断电后不丢失 |
SRAM | 快 | 通常为8位或16位 | 作为高速缓存或临时数据存储 | 易失性,读写速度快,但断电后数据丢失 |
SDRAM | 较快 | 通常为16位或32位 | 作为主内存或大容量数据存储 | 动态随机存取,需要定期刷新,价格相对较低 |
三、ARM存储系统的关键技术
(一)协处理器CP15
ARM通过增加硬件协处理器来支持对其指令集的通用扩展,简单的ARM核提供板级协处理器接口,因此协处理器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元件接入。
(二)存储管理单元MMU
在复杂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时,越来越多的会选用带有存储管理单元(MMU)的微处理器芯片,MMU完成的主要功能有:
1、地址映射:将主存地址从虚拟存储空间映射到物理存储空间。
2、访问权限控制:确保只有授权的进程或任务能够访问特定的存储区域,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3、缓冲特性设置: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设置虚拟存储空间的缓冲特性,如缓存大小、替换策略等。
(三)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为了提高存储器的访问速度,ARM CPU采用了多种Cache结构,Cache是一种高速缓冲存储器,它存储了最近频繁访问的主存数据的副本,当CPU访问主存时,首先检查Cache中是否有所需的数据,如果有则直接从Cache中读取,大大提高了访问速度,如果没有,则从主存中读取数据,并将该数据块加载到Cache中,以便下次快速访问。
(四)写缓存技术
写缓存技术用于优化写操作的性能,当CPU向主存写入数据时,数据首先被写入写缓存中,然后由写缓存负责将数据异步地写入主存,这样可以避免CPU等待写操作完成,提高了系统的并行性和吞吐量。
四、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ARM存储系统中,为什么需要使用MMU?
解答:在复杂的嵌入式系统中,多个任务或进程可能需要共享主存资源,MMU可以将虚拟地址空间映射到物理地址空间,使得每个任务或进程都有自己独立的虚拟地址空间,避免了地址冲突,MMU还可以进行访问权限控制,防止非法访问敏感数据或系统资源,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MMU还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设置虚拟存储空间的缓冲特性,优化系统性能。
问题2:如何选择合适的Cache大小和替换策略?
解答:选择合适的Cache大小和替换策略需要考虑多个因素,要根据应用程序的特点和工作负载来确定Cache的大小,如果应用程序经常访问大量的数据,并且数据的局部性较好,那么可以适当增大Cache的大小,以提高命中率,要考虑Cache的替换策略,常见的替换策略有LRU(最近最少使用)、FIFO(先进先出)等,LRU策略可以根据数据的使用时间来决定替换哪些数据,对于具有时间局部性的应用程序效果较好;而FIFO策略则按照数据进入Cache的顺序进行替换,对于具有顺序访问特性的应用程序可能更合适,在选择替换策略时,还需要结合具体的硬件实现和系统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各位小伙伴们,我刚刚为大家分享了有关“arm 存储器”的知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需要解决,欢迎随时提出哦!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