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Linux内存管理

一、内存布局
| 区域 | 描述 |
| 低端内存(Low Memory) | 内核可直接访问,通常包含内核代码、数据结构等,在ARM架构中,这部分内存的起始地址一般为0x8000或0xC0000000(物理地址),大小可配置,常见为8MB或16MB。 |
| 高端内存(High Memory) | 高于低端内存区域的内存部分,需要通过特定的映射机制才能被内核访问,用于存放用户空间进程的内存以及内核动态分配的内存等。 |
二、内存管理机制
1. 物理内存管理
memblock机制:在内核启动初期,用于管理物理内存,它从设备树(DTB)中解析出物理内存信息,并通过特定的数据结构来管理这些信息,在伙伴系统启用之前,承担系统的内存分配任务。
2. 虚拟内存管理
分页机制:Linux系统对内存采用分页方式管理,在ARM32体系结构中,默认每个内存页面的大小是4K(也可以配置成其它大小),分页机制是Linux内存管理的基石,内核中所有其它内存管理机制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构建起来的,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也是以页面为单位进行映射及换入换出。
三、页表初始化与MMU配置
在内核进行page初始化以及MMU配置之前,需要了解整个内存映射(memory map),首先会进行一些基本的内核初始化操作,然后初始化页表,主要在map_lowmem()函数中完成相关操作,之后,根据ARM的内存布局和MMU要求,配置好相应的寄存器等,以启用MMU实现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

四、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内存管理
内核空间:内核空间的内存管理主要侧重于高效地组织和管理内核所需的各种数据结构、代码等,内核会使用一些特定的内存分配器,如slab分配器等,来满足内核模块对内存的动态分配需求。
用户空间:用户空间进程的内存管理相对复杂,涉及到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划分、堆栈管理、内存映射等,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独立的虚拟地址空间,通过系统调用等方式可以申请、释放内存,并且可以进行共享内存等操作。
五、常见问题与解答
问题1:ARM Linux中memblock机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memblock机制在内核启动初期用于管理物理内存,它从设备树(DTB)中解析出物理内存信息,并通过特定的数据结构来管理这些信息,在伙伴系统启用之前,承担系统的内存分配任务,为内核的早期运行提供必要的内存支持。
问题2:在ARM Linux中,高端内存(High Memory)如何被内核访问?

答案:高端内存需要通过特定的映射机制才能被内核访问,可以使用kmap()函数将highmem映射到内核空间,但kmap()可能会进入睡眠,所以不能在中断上下文等地方使用,为此,提供了Fixmap机制,用于在中断上下文中把highmem映射到内核空间。
小伙伴们,上文介绍了“arm linux内存管理”的内容,你了解清楚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任何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让我们下期再见吧。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