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Linux 串口发送详解

在嵌入式开发中,ARM 处理器与 Linux 系统结合的应用非常广泛,串口通信作为一种基础且常用的通信方式,常用于设备间的数据传输、调试信息的输出等场景,本文将详细介绍在 ARM Linux 环境下如何进行串口发送操作,包括配置串口、编写发送程序等内容。
一、串口基础知识
串口
串口(Serial Port)是一种按位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接口,常见的串口类型包括 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RS-232、RS-485 等,在 ARM Linux 系统中,通常通过 UART 来实现串口通信。
串口参数设置
要进行串口通信,需要正确配置串口的相关参数,主要包括:
波特率(Baud Rate):表示每秒传输的比特数,如 9600、115200 等。
数据位(Data Bits):通常为 7 或 8 位。
停止位(Stop Bits):一般为 1 位或 2 位。
奇偶校验(Parity):可选无校验(None)、奇校验(Odd)、偶校验(Even)。
二、ARM Linux 下串口配置
查看串口设备
在 Linux 系统中,串口设备通常以/dev/ttyS 或/dev/serial/by-path/ 的形式存在,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查看系统中的串口设备:
dmesg | grep tty
或者
ls /dev/serial/by-path/
配置串口权限
在进行串口操作前,需要确保当前用户有权限访问串口设备,可以使用chmod 命令修改设备权限,
sudo chmod 666 /dev/ttyS0
这将使所有用户对/dev/ttyS0 设备具有读写权限。
使用工具配置串口(可选)
在正式编写程序之前,可以使用一些工具如minicom、screen 等来测试串口通信是否正常,以minicom 为例:
sudo apt-get install minicom minicom -s
在配置界面中,可以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参数,然后通过minicom 进行简单的串口通信测试。
三、编写串口发送程序
下面以 C 语言为例,介绍如何在 ARM Linux 环境下编写一个简单的串口发送程序。

包含必要的头文件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termios.h> #include <string.h>
打开串口设备
使用open 函数打开串口设备文件,如/dev/ttyS0:
int serial_fd = open("/dev/ttyS0", O_RDWR | O_NOCTTY | O_NDELAY);
if (serial_fd == -1) {
perror("Unable to open /dev/ttyS0");
exit(EXIT_FAILURE);
} 配置串口参数
使用termios 结构体来配置串口参数:
struct termios options; // 获取当前串口配置 tcgetattr(serial_fd, &options); // 设置波特率 cfsetispeed(&options, B9600); cfsetospeed(&options, B9600); // 设置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 options.c_cflag &= ~PARENB; // 无奇偶校验 options.c_cflag &= ~CSTOPB; // 1 个停止位 options.c_cflag &= ~CSIZE; options.c_cflag |= CS8; // 8 位数据位 // 设置为原始模式 options.c_lflag &= ~(ICANON | ECHO | ECHOE | ISIG); options.c_oflag &= ~OPOST; // 应用配置 tcsetattr(serial_fd, TCSANOW, &options);
发送数据
使用write 函数向串口发送数据:
const char *msg = "Hello, Serial Port!
";
int len = strlen(msg);
int bytes_written = write(serial_fd, msg, len);
if (bytes_written < 0) {
perror("Write failed");
close(serial_fd);
exit(EXIT_FAILURE);
}
printf("Sent %d bytes: %s", bytes_written, msg); 关闭串口设备
完成数据发送后,关闭串口设备:
close(serial_fd);
四、完整示例代码
以下是一个完整的串口发送程序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termios.h>
#include <string.h>
int main() {
int serial_fd = open("/dev/ttyS0", O_RDWR | O_NOCTTY | O_NDELAY);
if (serial_fd == -1) {
perror("Unable to open /dev/ttyS0");
exit(EXIT_FAILURE);
}
struct termios options;
tcgetattr(serial_fd, &options);
cfsetispeed(&options, B9600);
cfsetospeed(&options, B9600);
options.c_cflag &= ~PARENB;
options.c_cflag &= ~CSTOPB;
options.c_cflag &= ~CSIZE;
options.c_cflag |= CS8;
options.c_lflag &= ~(ICANON | ECHO | ECHOE | ISIG);
options.c_oflag &= ~OPOST;
tcsetattr(serial_fd, TCSANOW, &options);
const char *msg = "Hello, Serial Port!
";
int len = strlen(msg);
int bytes_written = write(serial_fd, msg, len);
if (bytes_written < 0) {
perror("Write failed");
close(serial_fd);
exit(EXIT_FAILURE);
}
printf("Sent %d bytes: %s", bytes_written, msg);
close(serial_fd);
return 0;
} 五、编译与运行
编译程序
使用gcc 编译器编译上述程序:
gcc -o serial_send serial_send.c
运行程序
赋予可执行权限并运行:
chmod +x serial_send ./serial_send
如果配置正确,程序将向指定的串口发送字符串 "Hello, Serial Port!
"。
六、常见问题与解答
问题 1:如何确定 ARM Linux 系统中的串口设备名称?
解答:在 ARM Linux 系统中,串口设备通常位于/dev 目录下,常见的设备名称包括/dev/ttyS(如/dev/ttyS0、/dev/ttyS1 等)或/dev/serial/by-path/,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系统中的串口设备:
dmesg | grep tty:查看系统启动时识别的串口设备信息。
ls /dev/serial/by-path/:列出通过设备树或驱动识别的串口设备路径。
也可以查看/proc/devices 文件或使用setserial 工具(如果已安装)来获取串口设备的详细信息。

问题 2:在串口发送程序中,如何设置不同的波特率和其他参数?
解答:在串口发送程序中,通过修改termios 结构体的设置可以调整波特率和其他通信参数,具体步骤如下:
1、波特率:使用cfsetispeed 和cfsetospeed 函数设置输入和输出波特率,设置波特率为 115200:
cfsetispeed(&options, B115200);
cfsetospeed(&options, B115200); 2、数据位:通过options.c_cflag 设置数据位数,设置为 7 位数据位:
options.c_cflag &= ~CSIZE;
options.c_cflag |= CS7; 设置为 8 位数据位:
options.c_cflag &= ~CSIZE;
options.c_cflag |= CS8; 3、停止位:通过options.c_cflag 设置停止位数,设置 2 个停止位:
options.c_cflag |= CSTOPB; 默认是 1 个停止位,清除CSTOPB 标志即可。
4、奇偶校验:通过options.c_cflag 设置奇偶校验方式,设置偶校验:
options.c_cflag |= PARENB;
options.c_cflag &= ~PARODD; 设置奇校验:
options.c_cflag |= PARENB;
options.c_cflag |= PARODD; 无奇偶校验:
options.c_cflag &= ~PARENB; 5、本地连接和软件流控制:根据需要设置options.c_cflag 中的CLOCAL 和CRTSCTS 标志,启用软件流控制:
options.c_cflag |= CRTSCTS; 6、应用配置:使用tcsetattr 函数将配置应用到串口设备:
tcsetattr(serial_fd, TCSANOW, &options); 通过以上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串口的通信参数,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以上内容就是解答有关“armlinux串口发送”的详细内容了,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为您解决一些疑惑,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反馈,谢谢阅读。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