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架构下的双精度浮点数存储
一、IEEE 754标准简介
在计算机系统中,浮点数的表示遵循IEEE 754标准,该标准定义了浮点数的编码规则,包括单精度(32位)和双精度(64位)两种格式,双精度浮点数(Double Precision)用于表示更大范围和更高精度的数值。
双精度浮点数结构
双精度浮点数占用64位,分为三个部分:
1、符号位(Sign):1位,表示数值的正负(0为正,1为负)。
2、指数位(Exponent):11位,用于表示数值的指数部分。
3、尾数位(Mantissa):52位,用于表示数值的有效数字部分。
字段 | 位数 | 作用 |
符号位 | 1 | 表示正负(0=正,1=负) |
指数位 | 11 | 表示指数(偏移量为1023) |
尾数位 | 52 | 表示有效数字(隐含前导1) |
二、ARM中的双精度存储
在ARM架构中,双精度浮点数通常通过以下方式存储和处理:
1、寄存器存储:ARM处理器提供专用的浮点寄存器(如d0-d31
)来存储双精度浮点数。
2、内存存储:双精度浮点数在内存中占用8字节(64位),遵循IEEE 754标准的二进制格式。
示例:双精度浮点数的二进制表示
以数值-123.456
为例,其双精度浮点数的二进制表示如下:
1、符号位:1(负数)。
2、指数位:根据计算,指数为1023 + 实际指数
。
3、尾数位:表示小数部分的有效数字。
三、常见问题与解答
问题1:双精度浮点数的精度是多少?
解答:双精度浮点数的精度为52位,这意味着它可以表示最多15-17位的有效十进制数字。
问题2:ARM处理器如何进行双精度浮点数运算?
解答:ARM处理器通过专用的浮点单元(FPU)和浮点寄存器来执行双精度浮点数的运算,加法、乘法等操作可以直接在硬件层面完成。
通过以上内容,您可以了解ARM架构下双精度浮点数的存储方式及其相关特性,如果需要进一步探讨,请随时提问!
以上就是关于“arm double 存储”的问题,朋友们可以点击主页了解更多内容,希望可以够帮助大家!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