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主板安装Linux详细教程

一、准备工作
| 步骤 | 详情 |
| 确认硬件兼容性 | 确定ARM主板型号,查看其支持的Linux发行版,参考官方文档或论坛信息。 |
| 下载Linux镜像 | 访问对应Linux发行版官网,如Raspberry Pi的[Raspberry Pi官方网站](https://www.raspberrypi.org/),下载适配的镜像文件。 |
| 准备存储介质 | 准备SD卡或USB设备作为启动介质,容量需满足系统安装要求。 |
| 准备工具 | 电脑一台(用于写入镜像等操作),如使用Windows系统还需提前安装如Win32DiskImager等镜像写入工具。 |
二、安装步骤
1. 烧录镜像到存储介质
Windows系统:
安装Win32DiskImager工具,打开软件,通过“文件夹”图标选择下载好的Linux镜像文件,再通过“设备”下拉框选择插入的SD卡或USB设备,点击“写入”按钮开始烧录。
Linux系统:
插入SD卡或USB设备,使用lsblk命令查看设备信息,确定存储设备的设备名(如/dev/sdX)。
使用sudo dd if=镜像文件路径 of=/dev/sdX bs=4M status=progress命令烧录镜像,其中if后为镜像文件路径,of后为存储设备名,bs设置块大小,status=progress可实时显示进度。sudo dd if=~/Downloads/raspbian.img of=/dev/sdb bs=4M status=progress。
2. 将存储介质插入ARM主板
将烧录好镜像的SD卡或USB设备插入ARM主板对应的接口,确保连接稳固。
3. 连接外设并通电启动

连接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外设到ARM主板,接通电源,主板会从存储介质启动Linux安装程序。
4. 进入安装界面进行配置
不同Linux发行版安装界面略有不同,但一般步骤如下:
选择语言:在安装向导中选择适合的语言,如简体中文。
设置地区和键盘布局:根据实际所在地区和键盘类型进行设置。
分区设置:可选择自动分区或手动分区,自动分区比较简单,适合新手;手动分区可按需对存储空间进行精细划分,如创建根分区(/)、交换分区(swap)等,常见分区方案如下表:
| 分区类型 | 挂载点 | 建议大小 | 作用 |
| 根分区 | / | 根据存储容量和需求,一般预留足够空间存放系统和应用程序,如10GB 30GB | 存放Linux系统核心文件、目录结构及大部分应用程序。 |
| 交换分区 | swap | 通常为内存大小的1 2倍,如内存为4GB,交换分区可设为4GB 8GB | 当内存不足时,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类似电脑的虚拟内存。 |
| 引导分区 | /boot | 100MB 500MB | 存放Linux内核和启动相关文件,确保系统正常启动。 |
设置用户名和密码:创建一个普通用户账号和密码,用于日常登录系统,同时设置root用户密码。
安装软件包:根据需求选择安装的软件包,如桌面环境(如GNOME、KDE等)、常用办公软件、开发工具等,也可选默认安装,后续再按需安装其他软件。
开始安装:确认设置无误后,点击“安装”按钮,安装程序会自动将系统文件复制到主板存储介质中,过程可能需要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视硬件性能和镜像大小而定。

5. 完成安装并重启
安装完成后,安装程序会提示重启系统,拔掉外接存储介质(如SD卡或USB设备,除非需要作为持久化存储介质),然后点击“重启”按钮,ARM主板将启动到新安装的Linux系统。
三、常见问题与解答
问题1:烧录镜像时提示设备忙或无法写入怎么办?
解答:可能是该存储设备正被其他程序占用,比如在Windows系统中,可能有资源管理器窗口正在显示该设备的盘符,关闭所有可能占用该设备的程序,如资源管理器窗口、杀毒软件等,然后重新尝试烧录,在Linux系统中,可能是有进程正在访问该设备,可先卸载设备(使用sudo umount /dev/sdX命令,/dev/sdX为设备名),再重新烧录。
问题2:安装过程中出现分区错误或无法识别硬盘怎么办?
解答:首先检查硬件连接是否正常,确保硬盘或存储设备与ARM主板连接牢固,若连接正常,可能是镜像文件与主板不兼容,可重新下载适配的镜像文件,在分区时,注意选择正确的磁盘和分区工具,不同的Linux发行版可能使用的分区工具和方式略有不同,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谨慎操作,如果问题依旧存在,可查阅主板和Linux发行版的官方文档或社区论坛,寻求针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
小伙伴们,上文介绍了“arm 主板如何安装Linux”的内容,你了解清楚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任何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让我们下期再见吧。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