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linux使用串口通信

ARM Linux中,先安装驱动及软件如minicom,配置硬件环境,建立串口设备文件,通过相应程序和设置实现串口通信

ARM Linux 使用串口通信

arm linux使用串口通信

硬件环境搭建

步骤 详情
选择开发板 如华清远见的 FS4412 开发板等,确保其具备可用的串口接口。
连接设备 将开发板的串口与目标设备(如电脑、其他嵌入式设备等)通过串口线连接,常见的串口线有 USB 转串口线(用于连接电脑)或杜邦线(用于板间连接),连接时需注意引脚对应,一般包括 Tx(发送)、Rx(接收)、GND(地)等引脚。

软件配置

交叉编译工具链安装

工具 说明 获取方式
交叉编译器 用于将主机上的代码编译成能在 ARM 架构目标板上运行的可执行文件,例如针对 ARM Cortex-A 系列处理器的交叉编译器。 根据目标板的架构和操作系统版本,从官网下载对应的交叉编译工具链安装包,然后在主机上进行安装。

串口驱动加载

在 ARM Linux 系统中,通常内核已经集成了常见串口的驱动程序,但如果使用的是自定义的内核或者特殊的硬件平台,可能需要手动加载或编译相应的串口驱动,可以使用dmesg 命令查看系统启动时串口驱动的加载情况,若没有加载成功,则需要检查驱动是否正确编译进内核或者以模块形式是否存在于/lib/modules/ 目录下,然后使用modprobe 命令加载相应模块。

串口参数配置

参数 含义 设置方法
波特率 表示每秒传输的比特数,常见的有 9600、115200 等。 在程序中通过串口配置函数设置,例如在 C 语言中使用tcgetattrtcsetattr 函数获取和设置串口属性,其中可以设置波特率相关的参数。
数据位 通常为 8 位或 7 位,表示一个字符的数据长度。 同上,通过串口配置函数设置。
停止位 一般为 1 位或 1.5 位、2 位,用于标识一个字符的结束。 同上,通过串口配置函数设置。
奇偶校验位 可选为无校验(None)、奇校验(Odd)、偶校验(Even)等,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同上,通过串口配置函数设置。

编程实现

打开串口

在 C 语言中,可以使用open 函数打开串口设备文件,对于串口 1,设备文件通常为/dev/ttyS1(不同的系统可能略有差异),代码示例如下:

int fd = open("/dev/ttyS1", O_RDWR | O_NOCTTY | O_NDELAY);
if (fd == -1) {
    perror("Open serial port error");
    return -1;
}

读写串口数据

操作 函数 说明
读数据 read 从串口设备文件中读取数据,例如read(fd, buffer, sizeof(buffer)),其中fd 是串口文件描述符,buffer 是存储读取数据的缓冲区。
写数据 write 向串口设备文件写入数据,例如write(fd, data, strlen(data)),其中data 是要发送的数据字符串。

关闭串口

使用close 函数关闭串口设备文件,释放资源,例如close(fd),其中fd 是串口文件描述符。

相关示例代码

arm linux使用串口通信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C 语言示例代码,用于在 ARM Linux 下实现串口的基本通信功能: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termios.h>
int main() {
    int fd = open("/dev/ttyS1", O_RDWR | O_NOCTTY | O_NDELAY);
    if (fd == -1) {
        perror("Open serial port error");
        return -1;
    }
    struct termios options;
    tcgetattr(fd, &options);
    // 设置波特率为 115200
    cfsetispeed(&options, B115200);
    cfsetospeed(&options, B115200);
    // 设置数据位为 8 位
    options.c_cflag &= ~CSIZE;
    options.c_cflag |= CS8;
    // 设置无奇偶校验位
    options.c_cflag &= ~PARENB;
    // 设置停止位为 1 位
    options.c_cflag &= ~CSTOPB;
    // 设置本地模式和启用接收使能
    options.c_cflag |= (CLOCAL | CREAD);
    tcsetattr(fd, TCSANOW, &options);
    char data[] = "Hello, ARM Linux UART!";
    write(fd, data, strlen(data));
    char buffer[100];
    int n = read(fd, buffer, sizeof(buffer));
    buffer[n] = ' ';
    printf("Received: %s
", buffer);
    close(fd);
    return 0;
}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 1:如何在 ARM Linux 系统中查看当前串口的配置参数?

解答:可以使用stty 命令来查看当前串口的配置参数,要查看串口/dev/ttyS1 的配置,可以在终端输入stty -F /dev/ttyS1,系统会显示该串口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位等配置信息。

问题 2:如果串口通信出现乱码或数据错误,可能是什么原因?如何排查?

解答:可能的原因及排查方法如下:

波特率不匹配:检查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波特率设置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会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可以通过查看双方的代码或配置信息来确认波特率设置,并进行修正。

arm linux使用串口通信

数据位、停止位或奇偶校验位设置不一致:同样需要检查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这些参数设置是否相同,不同的话会导致数据解析错误,参考上述配置方法,检查并统一双方的设置。

硬件连接问题:检查串口线是否连接良好,引脚是否正确对应,是否存在松动或短路等情况,可以尝试重新插拔串口线或更换一根新的串口线进行测试。

流控设置问题:如果使用了硬件流控(如 RTS/CTS 流控),需要检查流控信号的连接和配置是否正确,在某些情况下,不正确的流控设置可能会导致数据传输异常,可以在代码中或系统配置中调整流控相关的设置,或者暂时禁用流控进行测试。

小伙伴们,上文介绍了“arm linux使用串口通信”的内容,你了解清楚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任何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让我们下期再见吧。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0)
热舞的头像热舞
上一篇 2025-04-28 17:27
下一篇 2025-04-28 17:3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QQ-1423923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sy@cxa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