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名称 | 描述 | 默认值 | 可配置范围 | 备注 |
负载算法参数 | 轮询、最小连接数、IP散列等 | 轮询 | 根据需求选择 | 用于确定负载均衡器如何选择服务器处理请求 |
健康检查频率 | 检测服务器是否正常运行的频率 | 30秒 | 可自定义 | 用于检测服务器是否宕机或出现故障 |
超时时间 | 健康检查的超时时间 | 5秒 | 可自定义 | 确保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健康检查 |
会话保持 | 客户端在多次请求中保持与同一服务器的连接 | 关闭 | 开启/关闭 | 对于某些应用非常重要,如在线购物网站 |
基于用户数负荷均衡门限 | 触发负荷均衡的用户数门限 | 80% | 可自定义 | 当用户数达到此门限时触发负荷均衡 |
执行周期 | 负荷均衡执行周期 | 60秒 | 可自定义 | 定义负荷均衡操作的执行频率 |
PRB保护开关 | 是否开启PRB保护 | 默认开启 | 开启/关闭 | 建议关闭以提高RRC均衡效果 |
降负荷用户数 | 允许负荷重于本小区的邻小区数目 | 1 | 可自定义 | 值越大越好,以优化用户体验 |
A4门限 | 用户数触发门限 | 70% | 可自定义 | 用于基于用户数的负荷均衡切换 |
相关问答FAQs
Q1: 什么是负载均衡算法?

A1: 负载均衡算法是一组规则和策略,用于确定如何将传入的网络流量分配到多台服务器上,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包括轮询、最小连接数和IP散列等,这些算法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配置,以确保网络流量均匀分布,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Q2: 如何配置负载均衡的健康检查参数?
A2: 配置负载均衡的健康检查参数包括设置检查的频率、超时时间和检查的方式,可以配置每30秒对服务器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在5秒内完成,如果服务器无法在指定时间内响应,则认为其不可用,并将请求转发到其他正常运行的服务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负载均衡参数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朋友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