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均衡会话保持机制是确保来自同一客户端的多次请求能够被转发到同一后端服务器进行处理的技术,这对于需要用户身份认证或连续交互的应用系统尤为重要,因为如果不同的请求被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上,可能会导致用户身份丢失或数据不一致的问题,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负载均衡会话保持机制:
一、四层会话保持(基于源IP地址)

四层会话保持通常用于TCP/UDP协议,它通过源IP地址来识别和保持会话,当创建Service时,如果使用的协议为TCP或UDP,则默认启用四层会话保持,这种机制将请求的源IP地址作为散列键(HashKey),从静态分配的散列表中找出对应的服务器,从而确保来自同一IP地址的访问请求会被转发到同一台后端服务器上进行处理,如果客户端的源IP地址发生变化(如通过代理或NAT设备访问),或者客户端访问请求超过会话保持时间,则会导致会话保持失效。
二、七层会话保持(基于Cookie或HTTP头信息)
七层会话保持主要用于HTTP/HTTPS协议,它通过在HTTP请求头中插入或检查特定的Cookie来实现会话保持,当创建Ingress时,如果使用的协议为HTTP或HTTPS,则默认启用七层会话保持。
1、负载均衡器Cookie:负载均衡器会根据客户端的第一个请求生成一个Cookie,后续所有包含这个Cookie值的请求都会由同一个后端服务器处理,这种方式依赖于负载均衡器对HTTP请求头的解析和修改能力。
2、应用程序Cookie:后端应用生成一个Cookie值,后续所有包含这个Cookie值的请求都会由同一个后端服务器处理,这种方式要求后端应用支持生成和识别特定的Cookie。
如果客户端发送请求未附带Cookie,或者客户端访问请求超过会话保持时间,则会导致会话保持无法生效。
三、其他会话保持方法
除了上述两种常见的会话保持机制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会话保持方法,如基于SSL Session ID的会话保持、基于SIP ID的会话保持以及基于Cache设备的会话保持等,这些方法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可能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局限性。
四、配置示例

以阿里云负载均衡为例,配置会话保持的方法如下:
1、登录负载均衡管理控制台。
2、单击目标实例ID,进入实例详情页面。
3、单击监听器管理标签页。
4、单击需要配置会话保持的监听器后的修改按钮。
5、选择是否需要开启会话保持功能,并输入保持时间(如1000秒)。
6、单击提交按钮完成配置。
五、长连接与会话保持的关系

长连接(Keep-Alive)是指在一次TCP连接中可以发送多个HTTP请求,而不需要为每个请求都建立一个新的TCP连接,长连接与会话保持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长连接可以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减少建立连接的开销;而会话保持则是为了确保来自同一客户端的多次请求能够被转发到同一后端服务器进行处理。
六、FAQs
Q1: 为什么需要会话保持?
A1: 会话保持是必要的,因为在许多应用系统中(如电子商务、在线银行等),用户需要与服务器进行多次交互才能完成一笔交易或请求,如果这些交互过程中的请求被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上,由于服务器之间没有会话信息的同步机制,可能会导致用户身份丢失、数据不一致等问题,会话保持机制可以确保来自同一客户端的多次请求被转发到同一后端服务器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应用系统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Q2: 如何选择合适的会话保持机制?
A2: 选择合适的会话保持机制需要考虑应用环境的特点和需求,对于TCP/UDP协议的应用,可以考虑使用四层会话保持(基于源IP地址);对于HTTP/HTTPS协议的应用,则可以使用七层会话保持(基于Cookie或HTTP头信息),还需要考虑客户端是否支持Cookie、是否会话保持时间设置合理等因素,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测试和调整,以找到最适合的会话保持机制。
小伙伴们,上文介绍了“负载均衡会话保持机制有哪些”的内容,你了解清楚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任何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让我们下期再见吧。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