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是一种将工作任务分摊到多个操作单元上进行执行的技术,以优化资源使用、最大化吞吐率、最小化响应时间并避免过载,以下是关于负载均衡参数的详细介绍:

1、性能相关参数
吞吐量: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节点的数据量,在链路负载均衡中,吞吐量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某集团出口带宽2G,峰值流量1.6G,未来可能会扩容增加2Gbps带宽,最终所需链路的四层吞吐 = 1.6G x 150% + 2Gbps = 4.4Gbps。
新建连接数:新建连接数表示每秒能处理的新连接请求数,对于服务器负载均衡,新建连接数是一个关键指标,某业务的用户数有1000人,根据业务性质估算出大概同时会有700人在线,再估计一下每个用户访问业务发起的连接数最多为40个,最终系统所需的四层新建 = 700 * 40 * 150% + 700 * 40 = 70K。
2、功能相关参数
健康检查:健康检查用于定期检测后端服务器的健康状态,确保只有健康的服务器才会接收新的请求,常见的健康检查方法包括ARP、ICMP、DNS、HTTP、POP3、Radius、SMTP、RIP/RTCP/RTSP、SNMP、TCP、UDP、TCP Port和SSL等。
会话保持:会话保持确保来自同一客户端的连续请求被发送到同一服务器,这在需要保持用户会话状态的应用中非常重要,常见的会话保持算法包括源地址散列(Source IP Hashing)、URL散列(URL Hashing)和Cookie插入(Cookie Insertion)等。
动态路由协议:动态路由协议允许负载均衡设备根据实时网络状况调整路由路径,以确保最优的网络性能,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包括RIPv1/2、OSPF等。

3、调度算法
轮询(Round Robin):请求按照时间顺序轮流分配到不同的后端服务器,这种算法实现简单,但不考虑服务器之间的差异。
加权轮询(Weighted Round Robin):根据服务器的性能差异,设置不同的权重值,权重大的服务器分配更多的请求。
最少连接数(Least Connections):优先将请求分配给当前活动连接数最少的服务器,适用于长连接应用。
源地址散列(Source IP Hashing):根据客户端IP地址的散列值分配请求,确保来自同一IP地址的请求总是分配到同一服务器。
URL散列(URL Hashing):根据请求的URL散列值分配请求,适用于缓存场景,以提高缓存命中率。
4、部署模式

旁挂部署(单臂)模式:负载均衡设备与服务器并列部署,不直接介入数据流,只负责分发请求。
串接部署模式:负载均衡设备串联在服务器之前,所有请求都必须经过负载均衡设备。
DSR部署(单臂)模式:一种改进的旁挂部署模式,负载均衡设备可以更灵活地控制数据流。
5、冗余和高可用性
双机配置同步功能:两台负载均衡设备配置同步,确保一台设备故障时另一台设备可以接管工作。
双机会话镜像功能:两台设备之间会话信息同步,确保会话状态的一致性。
负载均衡技术通过多种参数和策略来优化网络性能和资源利用率,选择合适的负载均衡设备和配置,可以显著提升系统的吞吐量、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以上就是关于“负载均衡参数”的问题,朋友们可以点击主页了解更多内容,希望可以够帮助大家!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