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与目标
在现代网络架构中,随着业务流量的不断增加和复杂性的提升,单台服务器已经难以满足性能需求,通过负载均衡设备将流量分配到多台服务器上,以平衡各服务器的负载压力,提高整体服务效率和质量,成为必然选择,本文探讨了负载均衡三角传输模式,该模式适用于客户端需要在服务器看到真实IP且服务器网关不能指向负载均衡设备的应用场景。
概念解析
什么是负载均衡?
互联网早期,业务流量较小且逻辑简单,单台服务器足以应对需求,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业务流量剧增,单台机器的性能和单点问题逐渐凸显,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利用多台机器进行水平扩展和避免单点故障,负载均衡设备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通过分发流量到多个服务器,确保服务的高效和可靠。
什么是三角传输?
三角传输是一种特殊的负载均衡组网方式,涉及客户端、负载均衡设备和服务器三个角色,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负载均衡设备在请求转发过程中不改变源和目标IP地址,使得服务器直接响应客户端请求,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数据流向,从而提高传输效率。
数据流向分析
正常环境下的数据流向
假设客户端IP为172.16.0.1:8000,负载均衡设备的虚拟IP(VIP)为10.0.0.1:80,设备自身NSIP为10.0.0.100,服务器10.0.0.2:80的默认网关指向三层交换机的接口地址10.0.0.254。

1、客户端发起请求:客户端发送请求至负载均衡设备的虚拟IP 10.0.0.1:80。
2、负载均衡设备转发请求:负载均衡设备将请求的目标IP从10.0.0.1转换为10.0.0.2,并发送至服务器,此时请求的源IP仍为客户端的IP 172.16.0.1。
3、服务器处理请求: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发现请求来源是客户端IP,于是直接通过默认网关10.0.0.254回应客户端。
4、通信失败:由于服务器的应答直接返回给客户端,而未经过负载均衡设备,导致客户端无法正确接收响应,通信失败。
三角传输模式下的数据流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三角传输模式被提出,在该模式下,服务器的响应直接使用负载均衡器的虚拟IP,而不是自己的接口IP。
1、客户端发起请求:客户端发送请求至负载均衡设备的虚拟IP 10.0.0.1:80。
2、负载均衡设备转发请求:负载均衡设备将请求的目标IP从10.0.0.1转换为10.0.0.2,但不改变源IP,并发送至服务器。

3、服务器处理请求并响应: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发现请求来源是客户端IP,于是直接通过默认网关10.0.0.254回应客户端,但在响应时,服务器使用负载均衡器的虚拟IP 10.0.0.1作为源IP。
4、客户端接收响应:客户端收到的响应中,源IP为负载均衡器的虚拟IP 10.0.0.1,目标IP为客户端自身的IP 172.16.0.1,从而成功建立通信。
实现方法
方法一:服务器配置负载均衡器接口地址
将服务器的默认网关配置为负载均衡器的接口地址,这样服务器的响应会先发送到负载均衡器,再由负载均衡器转发回客户端,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可能会增加负载均衡器的负担。
方法二:使用SNAT(源网络地址转换)
在负载均衡设备上启用SNAT功能,将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包的源IP地址改为负载均衡器的接口地址(如10.0.0.100),这样服务器的响应就会直接返回给负载均衡器,再由负载均衡器修改源IP后转发给客户端,这种方法有效避免了负载均衡器成为瓶颈,同时提高了传输效率。
配置步骤(以Linux系统为例):
1、配置VIP地址:
ip addr add 10.0.0.1/32 dev lo
2、禁止Loopback口ARP响应:
sysctl -w net.ipv4.conf.all.arp_ignore=1 sysctl -w net.ipv4.conf.lo.arp_ignore=1 sysctl -w net.ipv4.conf.all.arp_announce=2 sysctl -w net.ipv4.conf.lo.arp_announce=2
3、配置IPIP隧道:
modprobe ipip ip link add name ipip0 type ipip local 10.0.0.100 ip link set ipip0 up sysctl -w net.ipv4.conf.all.rp_filter=0
应用场景与优势
三角传输模式适用于下载流量特别大的业务场景,如视频流媒体、大规模文件下载等,其主要优势包括:
提高传输效率:减少请求和响应在负载均衡设备上的转发次数,降低延迟。
减轻负载均衡器负担:避免负载均衡器成为数据传输瓶颈,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灵活的网络架构:适用于复杂的网络环境,尤其是当服务器网关不能指向负载均衡设备时。
归纳与展望
负载均衡三角传输模式通过优化数据流向,提高了传输效率和系统性能,适用于高流量、低延迟的业务场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三角传输模式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进一步推动网络架构的优化和创新,我们可以期待更加智能和高效的负载均衡解决方案,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和技术挑战。
小伙伴们,上文介绍了“负载均衡三角传输”的内容,你了解清楚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任何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让我们下期再见吧。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