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介绍
在现代网络环境中,负载均衡和双链路技术是确保网络高效运行和提高可靠性的关键手段,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技术的基本概念、实现方式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以提高网络性能和稳定性。
基本概念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是一种通过分配网络流量到多个服务器或链路上,以优化资源使用、最大化吞吐量、最小化响应时间,并避免任何单一资源过载的技术,负载均衡可以根据不同的算法和策略来实现,如轮询法、最少连接法、源IP哈希法等。
主要类型:
应用负载均衡:通过反向代理和DNS解析,将流量分配到多台应用服务器上,典型设备包括Nginx、LVS(Linux Virtual Server)以及硬件设备如F5、RADWARE等。
链路负载均衡:主要用于在多条互联网出口间分配网络流量,利用NAT映射功能为内网服务器提供多家运营商的互联网出口以保证访问体验。
双链路

双链路是指在一个网络系统中配置两条独立的链路,以提高网络的冗余性和可靠性,这两条链路可以是不同的物理路径、不同的ISP,或者不同的带宽类型。
常见配置:
高速链路与低速链路:高速链路作为主链路,低速链路作为备份。
不同ISP链路:两个不同的ISP,都在使用,不同的用户上网使用不同的ISP链接。
相同ISP但不同带宽:两条链路使用相同的ISP,但带宽不同,都用于增加总访问带宽。
实现方式
负载均衡实现方式
1. 接口配置

配置接口IP地址或拨号配置。
<Device> system-view [Device]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 [Device-GigabitEthernet1/0/1] 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Device-GigabitEthernet1/0/1] quit
2. NAT配置
在两个接口上配置NAT。
[Device] nat outbound 2000
3. 默认路由配置
配置向高速链路的默认路由,向低速链路浮动默认路由。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xxxx # 默认路由指向没有 BFD/NQA 的高速链路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yyyy preference 80 # 默认路由指向没有 BFD/NQA 跟踪的负载均衡链路。
4. NQA或BFD跟踪
配置NQA或BFD track加速链路收敛。
nqa monitor-track icmp -i eth0 -i eth1 -t 10 -z 3 -w 2 -j 10 -q 5 bfd 100 msma-interval 100 min_rx_interval 300 multiplier 3
5. 负载均衡算法调整
根据源IP调整负载均衡,防止在访问同一个外网资源时,由于出口端口不同,源地址被翻译成不同的公网地址。
ip load-balance hash src-ip int e0/0/0 load-balance bandwidth link_bandwidth load-balance unequal-cost enable
双链路实现方式
1. 接口配置
配置接口IP地址或拨号配置。
<Device> system-view [Device]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 [Device-GigabitEthernet1/0/1] 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Device-GigabitEthernet1/0/1] quit
2. NAT配置
在两个接口上配置NAT。
[Device] nat outbound 2000
3. 默认路由配置
配置向高速链路的默认路由,向低速链路浮动默认路由。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xxxx # 默认路由指向没有 BFD/NQA 的高速链路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yyyy preference 80 # 默认路由指向没有 BFD/NQA 跟踪的负载均衡链路。
4. NQA或BFD跟踪
配置NQA或BFD track加速链路收敛。
nqa monitor-track icmp -i eth0 -i eth1 -t 10 -z 3 -w 2 -j 10 -q 5 bfd 100 msma-interval 100 min_rx_interval 300 multiplier 3
5. 负载均衡算法调整
根据源IP调整负载均衡,防止在访问同一个外网资源时,由于出口端口不同,源地址被翻译成不同的公网地址。
ip load-balance hash src-ip int e0/0/0 load-balance bandwidth link_bandwidth load-balance unequal-cost enable
双链路与负载均衡的结合
案例分析
假设公司有移动、电信、联通三家运营商的互联网出口,具体配置如下:
移动互联网:公网地址60.1.1.0/28,网关60.1.1.1,有14个公网地址可用。
联通互联网:公网地址232.5.5.64/28,网关232.5.5.65,有14个公网地址可用。
电信互联网:公网地址58.7.7.128/28,网关58.7.7.129,有14个公网地址可用。
公司内网:用于负载均衡的路由口为10.100.1.1/30,下一跳为防火墙10.100.1.2/30,内网网段包括172.16.11.0/24、172.16.56.0/24、172.16.210.0/24、10.201.1.0/24、192.168.200.0/24,共计5个网段。
内部办公区及服务器访问互联网的动态映射地址:移动60.1.1.14、联通232.5.5.78、电信58.7.7.142,各出口其余13个公网地址备案后给机房有互联网业务的服务器使用。
配置步骤:
1、配置接口IP地址:根据组网图中规划的信息,配置各接口的IP地址。
2、配置接口加入安全域:将接口加入对应的安全域。
3、配置安全策略:放行Trust与Untrust安全域、Local与Untrust安全域之间的流量,用于用户访问外网服务器。
4、配置链路组:创建ICMP类型的NQA模板t1,并配置每次探测结果发送机制,指定缺省就近性探测方法为t2,并配置就近性计算的网络延迟权值为200,创建链路组lg,开启就近性功能,关闭NAT功能。
5、配置链路:创建链路link1和link2,配置link1的下一跳IPv4地址为10.1.1.2,link2的下一跳IPv4地址为20.1.1.2,加入链路组lg,并引用ICMP类型的NQA模板t1。
6、配置出方向路由:配置到达移动、联通、电信的静态路由,并引入链路组lg。
7、配置入方向路由:配置到达内网的静态路由,并引入链路组lg。
8、配置负载均衡策略:根据源IP设置负载均衡,调整负载均衡算法,防止在访问同一个外网资源时,由于出口端口不同,源地址被翻译成不同的公网地址。
负载均衡和双链路技术是提高网络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配置这两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分配网络流量,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并在一条链路出现故障时提供备用链路,从而保证网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实际部署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网络环境选择合适的负载均衡算法和双链路配置方案。
以上内容就是解答有关“负载均衡与双链路”的详细内容了,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为您解决一些疑惑,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反馈,谢谢阅读。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