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均衡(Server Load Balancing,简称SLB)是一种在多个提供相同服务的服务器之间分配流量的技术,它通过一个虚拟服务地址来接收客户端的请求,然后根据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将这些请求分配到不同的后台服务器上,从而平衡各服务器的负载压力,避免单个服务器过载而影响整体服务质量。
负载均衡SLB回源地址是什么

负载均衡SLB的回源地址是指当负载均衡设备将客户端请求转发到后端服务器后,后端服务器在处理完请求并返回响应时所使用的源IP地址,这个地址通常不是客户端的真实IP地址,而是负载均衡设备的IP地址或另一个内部网络地址,回源地址取决于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和工作模式:
1、反向代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负载均衡设备会将客户端的请求报文的目的地址更改为优选后的RS(实际服务器)设备的IP地址,并将源地址修改为负载均衡设备下行与对应RS设备接口的IP地址,当RS收到报文并处理完成后,会以源为RS接口IP地址,目的IP设备地址回复给负载均衡设备,负载均衡设备再将源IP地址修改为VIP(虚拟服务地址),目的端口号修改为客户端的源端口号,目的IP修改为Client的源IP,最后将报文回复给客户端,在这种模式下,回源地址是负载均衡设备的下行接口IP地址。
2、透传模式:在透传模式中,负载均衡设备不会使用自身的IP来替换client(客户端)IP,所以RS拿到的IP是客户端的真实IP,当RS返回给SLB之后,SLB会使用自身IP来替换RS的IP,所以客户端拿到的IP并不是RS的真实IP,而是负载均衡的IP,在这种模式下,虽然RS看到的是客户端的真实IP,但最终返回给客户端的响应中的源IP地址是负载均衡设备的IP地址。
3、三角模式:在三角模式下,当客户端发送请求到负载设备上时,负载均衡设备会计算出最优RS,然后直接根据MAC地址将报文转发给RS,在RS上配置报文的源IP为VIP地址(一般配置在loopback口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RS会直接将报文发送给Client,即使回复报文经过负载均衡设备,此设备也不做任何处理,由于报文在整个过程中传输途径类似于三角形,因此称之为三角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回源地址是RS的loopback口上的VIP地址。
负载均衡SLB的工作原理
负载均衡SLB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其技术架构和负载均衡算法,以下是对其工作原理的详细解释:
1、技术架构:整个负载均衡系统由四层负载均衡、七层负载均衡和控制系统三部分构成,四层负载均衡采用开源软件LVS(Linux Virtual Server)构建,并根据云计算需求进行了定制和优化;七层负载均衡则采用开源软件Tengine构建。
2、负载均衡算法:负载均衡SLB支持多种负载均衡算法,如加权轮询(WRR)、加权最小连接数(WLC)等,这些算法可以根据应用的需求和服务器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以确保流量的均匀分配和高效处理。

3、健康检查:SLB服务会对后端ECS实例进行健康检查,自动隔离异常状态的ECS实例,从而解决了单台ECS的单点问题,同时提高了应用的整体服务能力。
4、安全防护:除了标准的负载均衡功能外,SLB服务还具备TCP与HTTP抗DDoS攻击的特性,增强了应用服务器的防护能力。
负载均衡SLB的回源地址取决于其工作模式和配置,在不同的模式下,回源地址可能是负载均衡设备的下行接口IP地址、客户端的真实IP地址(但最终返回给客户端的响应中的源IP地址是负载均衡设备的IP地址)或RS的loopback口上的VIP地址,负载均衡SLB通过其技术架构、负载均衡算法、健康检查和安全防护等功能,实现了高效的流量分配和服务器保护。
各位小伙伴们,我刚刚为大家分享了有关“负载均衡slb回源地址是什么”的知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需要解决,欢迎随时提出哦!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