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排序树(Binary Sort Tree)定义

二叉排序树,也称为二叉查找树(Binary Search Tree),是数据结构中的一种高效查找树结构,其核心在于通过特定的树结构来提高数据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效率,以下是对二叉排序树的详细定义和解析:
基本定义
1、空树或具备以下性质的二叉树:
若左子树非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根结点的值。
若右子树非空,则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于根结点的值。
左、右子树本身也是二叉排序树。
2、无键值相等的结点:在标准的二叉排序树中,所有结点的键值都是唯一的。
3、递归性质:二叉排序树的定义具有递归性,即每一个子树也必须符合二叉排序树的性质。

查找操作
1、查找步骤:
若当前结点的关键字等于查找关键字,则查找成功。
若小于当前结点关键字,递归查找左子树。
若大于当前结点关键字,递归查找右子树。
若子树为空,查找不成功。
2、查找效率:平均查找长度约为 (O(log n)),(n) 为结点总数。
插入删除

1、插入算法:
按查找路径进行插入,若树为空,新结点作为根结点。
被插入的结点一定是新的叶子结点。
2、删除结点:
需要根据结点是否有子树、有几个子树进行不同处理。
可能涉及重新链接或替换结点以保持BST性质。
相关代码实现
// 结点定义 struct BiTree { int data; BiTree *lchild, *rchild; }; // 插入函数示例 BiTree* InsertBST(BiTree *t, int key) { if (t == NULL) { t = new BiTree(); t>data = key; t>lchild = t>rchild = NULL; return t; } if (key < t>data) t>lchild = InsertBST(t>lchild, key); else t>rchild = InsertBST(t>rchild, key); return t; }
应用案例
假设有如下无序序列:8, 3, 10, 1, 6, 14, 4, 7,按照上述定义及操作,构建二叉排序树过程如下:
1、插入8作为根结点。
2、插入3,比8小,插入8的左子树。
3、插入10,比8大,插入8的右子树。
4、以此类推,最终得到的二叉排序树满足前述定义。
上文归纳与优劣分析
二叉排序树通过其定义保证了高效的数据操作,尤其是查找操作,但在最坏情况下(如插入已排序的数据),二叉排序树会退化成链表,此时查找效率变为 (O(n)),实际应用中需考虑数据的插入顺序或采用平衡二叉树(AVL树)等改进结构。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