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定级是信息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下是非涉密信息系统定级的实施步骤:

1. 准备阶段
在准备阶段,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定级团队,该团队通常由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系统管理员、业务部门代表等组成,团队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定级的目标和范围。
任务清单:
成立定级团队
明确定级目标和范围
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2. 资产识别
在这一阶段,需要对信息系统的资产进行识别和分类,资产包括但不限于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

任务清单:
列出所有信息系统资产
评估各资产的重要性和敏感性
确定资产的所有权
3.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识别和评价可能对信息系统造成损害的威胁和脆弱性的过程,这包括确定潜在的风险源和风险程度。
任务清单:
识别潜在的威胁和攻击向量

识别系统脆弱性
评估威胁与脆弱性相结合的风险等级
4. 制定安全需求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应涵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任务清单:
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安全需求
确定所需的安全控制措施
制定安全策略和程序
5. 确定安全等级
根据制定的安全需求和现有的安全措施,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通常按照《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将安全等级划分为五级。
任务清单:
对比安全需求和现有措施
根据差距分析确定安全等级
记录定级结果和理由
6. 制定整改计划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部分,需要制定整改计划,并分配必要的资源以实施这些改进措施。
任务清单:
确定不符合项
制定整改措施和时间表
分配责任和资源
7. 实施整改
按照整改计划执行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信息系统达到既定的安全等级。
任务清单:
实施技术安全措施
实施管理安全措施
进行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
8. 监督和评审
定期监督和评审信息系统的安全状态,确保持续符合安全等级要求。
任务清单: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审计
更新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
调整安全等级(如有必要)
9. 文档和报告
记录所有定级活动和结果,编写详细的报告,并向管理层报告。
任务清单:
编写定级过程文档
准备定级报告
向管理层汇报
相关问答
Q1: 如果系统升级或变更,是否需要重新进行信息系统定级?
A1: 是的,任何系统的重大升级或变更都可能需要重新进行信息系统定级,以确保新的系统配置仍然满足原定的安全等级要求。
Q2: 如何确保非涉密信息系统定级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A2: 确保定级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需要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的复审,以及及时更新安全策略和程序,应对信息系统进行持续监控,并对发现的问题迅速响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