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迭代、递进的项目管理方法论,它强调团队协作、客户反馈以及迅速、灵活地应对变化,以快速交付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小编将介绍敏捷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步骤,以及与传统项目管理方法的比较。

敏捷管理基本原则
敏捷管理基于以下四个核心价值和十二条原则:
核心价值:
1、个体与交互 高于流程和工具
2、可工作的软件 高于详尽的文档

3、客户合作 高于合同谈判
4、响应变化 高于遵循计划
十二条原则:
1、我们的最高目标是通过尽早持续不断地交付有价值的软件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2、欣然面对需求的变化,即使在开发后期也是如此。

3、经常地交付可以工作的软件,相隔几周或者一两个月,倾向于更短的周期。
4、业务人员与开发者必须相互合作,项目中每天都要有这种合作。
5、激发个体的斗志,以他们为核心搭建项目,提供所需的环境和支援,并信任他们完成任务。
6、不论团队内外,最有效的信息传达方式是面对面交谈。
7、可工作的软件是进度的首要度量标准。
8、敏捷过程倡导可持续的开发,发起人、开发者和用户应能维持恒定的步伐。
9、对技术的精益求精以及对设计的不断完善将提升敏捷性。
10、简洁——最大化不必要工作量的艺术——是至关重要的。
11、最好的架构、需求和设计出自于自组织的团队。
12、定期反思如何能更有效,然后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敏捷项目管理的实施步骤
1、确定项目愿景和范围:明确项目目标和预期成果。
2、建立跨功能团队:组建一支包含所有必要的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团队。
3、制定发布计划:规划产品发布的时间表和主要功能。
4、迭代计划:将工作分解成小的部分,并在短周期内完成它们。
5、每日站会:每天进行短暂的会议以同步进度和解决问题。
6、迭代评审和适应:定期检查产品的增量,并根据反馈调整方向。
7、发布产品:在每个发布周期结束时,向客户交付一个可用的产品版本。
8、回顾和持续改进:项目结束后进行回顾,归纳经验教训以指导未来项目。
敏捷与传统项目管理的比较
敏捷管理 | 传统项目管理 |
适应性强,易于变更 | 严格按计划执行,不易变更 |
迭代式开发,短周期 | 瀑布式开发,长周期 |
重视客户合作与反馈 | 重视合同和前期需求分析 |
强调团队自主管理 | 强调管理层控制 |
以人为中心 | 以流程和工具为中心 |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 敏捷管理适合所有类型的项目吗?
A1: 不是所有类型的项目都适合采用敏捷管理,敏捷管理特别适用于需求不明确或经常变化的项目,如软件开发或新产品开发等,对于需要严格遵循法规和标准的项目,如某些制药项目或大型基础设施工程,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可能更为合适。
Q2: 敏捷团队需要什么样的领导风格?
A2: 敏捷团队需要的是更多的引导者而不是命令者,领导者应该是促进者、协调者和教练,他们鼓励团队成员自我组织和做出决策,同时为团队提供支持和资源,领导者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有效地处理团队内外的关系和冲突。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回复